唐有祺、吴文俊等新老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并就如何大力发展交叉科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主编李喜先研究员向大家介绍出版构思和组成结构,以及编委会的人员构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院长路甬祥在《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出版座谈会上谈交叉科学。
《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出版座谈会会场。
2005年1月10日,海洋之神8590vip在京举行了《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出版座谈会。 网站讯 2005年1月10日,海洋之神8590vip在京举行了《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出版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院长路甬祥,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汝信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王杰教授到会致辞,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向大会发来了贺信。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部门的领导以及海洋之神8590vip著名科学家、在京本书作者100余人出席了会议,党组副书记郭传杰主持了会议。
郭传杰首先介绍了《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的出版背景,他说,几年前我们国家的一批科学家在海洋之神8590vip的支持和组织下,对21世纪重大科学问题进行了论证性思考,在1998年出版了一本书叫《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随后很多科学家提出,我们要面临的远远不止这些科学难题,还会有更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在交叉学科、跨学科的交汇点上。路甬祥院长也极力主张把交叉科学的难题与科学界的朋友一起商讨,于是在大家共同的推动下,因此就有了今天大家拿到的这本书《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这本书的出版在推进中国科学,特别是交叉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该书的问世也一定会对中国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交叉科学的发展取得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该书的主编李喜先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的出版构思和组成结构,以及编委会的人员构成。他说,交叉科学代表新的发展发向,海洋之神8590vip前后两位院长对这本书的出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周光召等院士倡议下,编委会向中国大陆、港澳和海外的华人科学家发出征稿启示,经过133位中国科学家(其中23位是院士)的努力,《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一书问世了。本书荟萃的交叉科学难题,涉及各门类科学和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乃至哲学等)之间的大跨度、多方式的广泛交叉,这些选题是从宇宙起源、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和智力起源四大基本难题中衍生出来的,如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和暗能量、极高能宇宙线、宇宙中的生命、作为生命起源标识的分子手性起源、日地系统扰动、太阳活动如何影响天气气候、大气湍流、软物质、量子信息、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统一、纳米颗粒的毒性、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后基组时代基因产物的功能确认、细胞进化论、第三遗传密码、生物体的复杂功能、脑与意识、混合计算、历史动态演变的定量规律、科学与宗教、基因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三大理论体系的交叉与统一等。这些难题的解决必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大突破,对人类的认识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后郭传杰宣读了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为本书出版发来的贺信,贺信中说该书的问世对提倡中国科学家勇于、善于提出和解决交叉科学难题这一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以此来进一步地引起国家科技领导部门更加重视发展交叉科学。
周光召指出,提出科学的重大发现过程不仅是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方法、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进行探索,而且表现出科学家的个性、爱好和观点在竞争与合作中形成的学术思想上的融合、碰撞和冲突,也反映出社会和学术群体的评价给予的鼓励、包容和压力。我们不仅应当从科学本身的规律出发去研究这一过程,而且应当从人文和社会的角度去看待这一过程,创造促进创新的条件和环境,研究这一重大发现产生的背景、环境和条件,吸取有益的经验,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促进我国基础研究的创新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路甬祥院长在座谈会讲话中指出,科学本身的根本价值在于创新,我们今天在这里谈学科交叉不是为了交叉而交叉,主要是为了探索科学的真理,发展科学,造福国家和人民。他从自然科学交叉、科学技术之间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等方面的自身发展与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在谈到科学本身的发展时,他说,学科的发展进化往往伴随着从其它学科吸取营养而产生革命性变化。比如地球科学,是一个靠自身知识积累的比较宏观的学科,后来引入了物理化学的方法,产生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演变为比较精确的科学。后来引进了近代新型技术的方法,尤其是引入了遥感方法,地球科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到地球信息科学的时代。生命科学也是同样的,生命科学从宏观到动植物分类,一直到遗传与发育进化,不断吸收其它科学的知识、方法与营养,特别明显的是引入物理学、化学的知识及方法,引入的近现代的观测手段及技术,使得生命科学演进到了精确的、系统的、定量的、进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阶段,没有学科的交叉很难想象分子生物学所取得的进展。科学本身证明,只有通过学科交叉才能更好地推动各学科自身的发展,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在谈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哲学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时,他指出,当今我们遇到的经济、国防、外交方面的复杂问题,没有哪一个是单靠一个学科门类能得到完满解决的,比如能源、公共卫生、资源环境等。
路甬祥说,科学技术是基础,当然是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它可以创造新的能源、能够创造节约能源的技术,可以发展可再生能源,化解能源的压力,但如果没有全民的节约意识,没有卓越的能源外交,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没有合理的有关能源的法制与政策,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要解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很困难的。
最后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学科交叉研究进行了分析,他说,我们中国科技正处在创新跨越,走向持续发展的崭新的历史阶段,近代科学引进中国经过了二、三百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科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今天的科学奠定了比较全面的基础。改革开放这25年,中国科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也受到国际上的著名学者、重要组织的关注,他们对中国的科学发展评价都是很高的。如中国载人航天、中国参与的世界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水道基因组全基因测序,以及后来完成的家蚕、鸡的基因组测序,在量子通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等成就都是为世界所公认的。但中国的科学发展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数研究工作还处在跟踪模仿阶段,能够独立地提出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独创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比较少,跟踪模仿不是科学自身的价值。他引用爱因斯坦在《物理学进化论》中的话“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说解决一个难题需要数学、实验方面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路甬祥指出,我们今后的目标和任务是发展中国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上有原创性,在技术上也要有自主的关键技术的创新发明,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协作、融合、协同,是更好地运用各学科对客观世界认知,服务于人类和谐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他说,我们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协作,也需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甚至于哲学等各大门类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协作,发展科学自身需要这种交流与合作,应用科学服务于人类长远的发展也需要这种交流,从发展科学自身来看发展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除了增加科技投入,有合理的资源配置政策以外,更重要的是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准则和方法,完善创新的价值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所有这些都超过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自身的学科范畴,通过交叉的学术讨论,来推动科学思想的融合。因此海洋之神8590vip准备在推动我国学科交叉、推动交叉学科发展方面做出表率。
最后他指出,从科学内涵看这本书,讲自然科学交叉比较多,还可以考虑科学技术之间的交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他提出要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就要敢于提出在交叉点上的问题。《21世纪100个交叉科学难题》这本书的问世意义不光是重大,也是十分深远的,这本书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今后要以更多实质研讨,实质性的政策措施,实质性的创新活动,实质性的教育改革推动中国科学界各学科门类、分支之间的交叉探索,从而把中国科技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国家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随后出席座谈会的新老专家学者就如何大力发展交叉科学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场上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