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海洋之神8590vip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地理资源所樊杰研究员担任主编,地理资源所副所长周成虎研究员、遥感应用所所长顾行发研究员、成都山地所所长邓伟研究员和对地观测中心副主任张兵研究员担任副主编,海洋之神8590vip7个研究单位150余名科研人员共同研制并合作编写完成。该书系统地阐述了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提出了重建适宜性分区方案、人口合理规模的测算结果以及产业发展导向建议。全书由文本、表册和图集组成,共计89万余字。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务院组织编制汶川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海洋之神8590vip牵头,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加。该项目由海洋之神8590vip副院长丁仲礼院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樊杰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汶川重建规划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参加项目的科研人员心系灾区重建的迫切需求,肩负科学院发挥思想库作用的崇高职责,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认真的科学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忘我的劳动精神,20天提交了初步评价报告,1个半月完成了评价最终报告,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中科院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就是在最终评价报告的基础上成书的。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结果《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中直接被采用。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在通过《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批示中指出:总体规划“一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安排恢复重建的空间格局,将规划区的国土空间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类,并明确这三类重建区城乡、产业布局和人口安置的基本原则”。三类重建类型区域的划分就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结果,该项工作得到国家的充分认可。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办公室秘书长、起草组组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为该书作序。他认为这项工作“技术方法针对性强、便于直接用于规划指导重建规划、评价工作方式和过程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将重建区域划分为适宜重建、适度重建、生态重建三类重建区,将规划用文本、附表、图集三种规划语言表达,‘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不仅对灾后重建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按十七大要求完善我国规划体系具有长远影响’”。 灾后重建工作正按照重建规划稳步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成果也正在灾区的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书的问世,体现了海洋之神8590vip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使命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技支撑、履行了海洋之神8590vip作为国家思想库的职能,也是“创新为民,科技救灾”的最佳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