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访谈 > 科学访谈
杨崧:科学前沿与奋斗历程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4-06-29 【字号: 小  中  大   

  [主持人]:

  杨崧博士,非常欢迎您到我们网站,这次2004全球华人海洋和大气科学大会聚集了400余位国内外大气海洋领域的科学家,大家围绕科学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您能用通俗的语言概述一下这次大会的背景和主要的研究进展吗?

  [杨崧]:

  好的。回来参加这个会议,因为这次会议在我们中国大陆第一次集中了这么多的海外学者,主要是华人,这么多的优秀人才,这是一种团结的象征。大家都知道,在华人里面,他们在海外做得很好,在不同层次上都做得很好。在很多研究机构里面,10%都是靠华人的高层工作人员,我们做得很好,有深度和广度。这次会议是很高质量的会。

  这三天的会,我看了一下日程,从参加人的质量和他们做的报告,比如在气候模式,还有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在里面。我看了他们的题目,很多东西都是在科学前沿的。从昨天的会议来讲,我听了一些报告,海洋之神8590vip黄荣辉院士在谈到中国旱涝的问题时,有比较新的观点,他把中国北方长期旱涝和非洲季风的变化联到一起,这是很有意思的。通过太平洋海洋的变化影响非洲,非洲又影响华北,这是一个代际的时间尺度的变化。

  [主持人]:

  昨天给我印象比较深的,60年代西北开始干旱,按照你刚才说的10年际有一个变化的趋势。

  [杨崧]:

  比如说从美国回来的美国工程院院士廖国南先生,他是大气辐射遥感方面的专家。通过考察大气的高云冰晶,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探测高云。还有像海洋之神8590vip的巢纪平院士,讲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关系,也是很有意思的。昨天报告里面还有关于台风的研究,还有亚洲季风的问题,怎么样跟厄尔尼诺,跟其他的因素,太平洋、印度洋、中高纬度的一些关系,这些都是比较新的东西。

  杨崧博士作客“科学在线”,与网友讨论科学前沿问题和奋斗历程。

  [主持人]:

  昨天听完这几个主题报告之后,觉得哪些方面应该引起重视?您印象比较深的有哪几点?

  [杨崧]:

  昨天主题报告里面包括这几个方面,一个是大气辐射,还有就是气候变化,还有海气相互作用、台风、季风,昨天的主题报告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主持人]:

  海洋之神8590vip这几个领域好象做得都不错。

  [杨崧]:

  昨天的主题报告有海外的,也有科学院的。这几方面,海洋之神8590vip当然实力很强的,在这几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主持人]:

  我昨天参加会议开幕式,我个人的一个感觉,好象人气特别足,来自国内外的400多人参加这次会议,国内也是老中青都有,年龄大的有叶(笃正)先生,还有一批国内的科研和大学研究的骨干,差不多也有四五十岁,还有相当年轻的一批博士生、研究生,他们都带来了自己非常翔实的研究成果。整个会场的气氛就像国家基金委的主任陈宜瑜说的,这几年在大气海洋研究领域是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提出了很多研究的题目,进展也不错。

  [杨崧]:

  这一点我也有感受。有些很面熟的著名科学家,老一点的、年轻一点的我都知道,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这非常好,都是年轻人。开这个会议很重要一点,这是一种交流,互相学习,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寻求合作机会。我觉得昨天的会议给以后年轻人加强在国内和海外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且不光有科学研究方面的,昨天来的还有很多业务部门,对研究和应用的结合各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主持人]:

  现在有一些国际会实际上变成一种社交,这个会议还是属于比较严肃的学术会议。

  [杨崧]:

  从昨天的会议来看,大家都很认真。作报告的那几个人,包括听众提问题,都挺认真。昨天提问题的还有很多年轻人,就这一点我感到很高兴。

  [主持人]:

  您印象比较深?他们提的问题是特别有学术思想还是因为他们在语言上有明显的提高呢?

  [杨崧]:

  其实在学术会议上,各种各样的报告题目都有。提问题,我本人认为深浅并不重要,对年轻人来讲最可贵的,特别是在中国和亚洲的年轻人来讲,有这个勇气相当重要,是很值得鼓励的。

  [主持人]:

  中外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是不是相同?有没有侧重点?拿中国和美国来说,这两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在发展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在海洋大气方面碰到的问题是共同的还是有区别的?它的区别在哪儿?

  [杨崧]:

  这个问题分几方面来谈。首先,科学家也是人,他不能老做科学,他生活在这个人群里面。他的兴趣牵连到专业和非专业之间。美国很多人很务实,我听说气象在美国也算一种比较时髦的专业,为什么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都很赚钱,而气象经常电视上能看到这些东西,每个电台都有自己的气象员,可以出头露面,所以他们很喜欢气象。在美国有很多年轻人很喜欢气象,他兴趣就在那里,他静静地去学、去做。有那么多其他机会,赚钱那么多,为什么就选择气象?包括在海外,经常出现哪里有钱往哪里走。中国和美国发展的阶段不一样,确实是这样,美国过去几年里面IT、高科技方面发展很快,很赚钱,很多人就赶,这一点在美国的中国人表现很明显。当然这个时间很短,比如现在IT不怎么好了,赚钱不那么多了。中国改革开放了,受外来的冲击显得更严重一点,因为时间长,所以很多人改行做其他事情,你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发展阶段,专业和非专业之间,我就谈谈这点。

  还有就是,我注意到搞气象方面的中国青年人想当官,想要职务、要权力。在国外,尤其是华人在这方面不容易,因为不容易,所以想得比较少。再一个,国外的机会比较多一点,我不当官,仍然可以干得很好,很受尊重。这一点也是我看出的差别。

  关于专业内部,比如说在气象内部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选题。我是这样想的,中国人很聪明,吸取信息速度也很快,海外的东西,如果国内没有,很快也就知道了。总之,国外做的东西比较广,面广一些,我们这边稍微窄一点。这里边有什么问题呢?当然经济实力是一方面,但是中国现在在科学上的投资也是很大的,有很多科学家的课题费也是很可观的。比如搞季风,在国外做得很大,国内比较窄,主要偏重于中国,面没有国外搞得那么宽。这些东西当然有各种原因,除了兴趣以外,还有其他条件的约束。

  还有一点,大气也好,海洋也好,和任何其他科学一样,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从这点来讲,美国对客户的需求更讲究一点、更重视一点,在方向方面就会做一些调整。中国也是,但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年轻”。

  杨崧博士畅谈大气海洋学科问题

  [主持人]:

  通过这次会议对科技界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你刚才已经谈到了,现在国内的研究课题比较窄,有些重复性比较强。另外就是对年轻的科学家有什么忠告?对国内科学界提一些建议?

  [杨崧]:

  国内对科学很重视,经济上、课题上都支持,知识分子待遇都很好,尤其是跟工人比,还是好很多的。国内重视科学,这一点要肯定。但有些什么问题呢?我只能谈一些具体的问题。打个比方说,刚才说比较窄,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比如,在国外一个很出名的教授带学生一般就几个学生,可是在中国经常看到十几个学生,甚至更多。我经常跟那些教授开玩笑,你们哪儿来那么多课题给学生做。本身我们做的东西比较窄,从信息来讲也不会有国外那么多,尽管你是很出名的人,也会受约束,对学生的选择,对学生的培养,特别是质量方面。还有就是中国比较讲究形式。知识分子讲文章数量,讲究速度,这样就影响质量问题。有些文章水平很高,中国跟经济一样,改革开放以来,科学进步还是很可观的。我在美国审过几十个杂志,包括中国的1、2个,最多的就是美国的气候杂志。对资源的共享方面,中国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比如说有自己的模式,有自己的资料。你不愿意给人家用,过去可能是这样子,现在好一些,但是据我知道还是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你的模式、你的资料不给别人用,那是没有用的,你只有给大家用了,你才能出名,才能让大家知道这些东西。

  对年轻人的培养,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点。顺便说说对年轻人有什么忠告。人年轻的时候,对你未来的出路、你的方向、你的人生是你最糊涂的时候,不明确到底干什么好,搞不搞气象、海洋、大气,要搞的话,那搞什么东西呀,这是不定的,因为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我们都懂。二十多岁,从某种意义上讲还不够成熟。但不管怎么样,基础一定要打好,一定要专心。专心把你的功课弄好,把其他技巧都充实好,这跟出国是不矛盾的。我注意到有些年轻人好象在权威人士面前显得勇气不够、信心不足。1999年,外交部长李肇星还在当美国大使,我到大使馆参加学者座谈会。我提了几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国内年轻人的培养问题。我就说各个学科,甚至到学科分支下面,都要培养一些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怎么样呢?首先学问要好,第二要爱国,第三要能留住根子,不要动不动就跑,第四语言能力要好,第五在国际舞台上要敢拼搏,要敢起来说话。从这点来讲,我自己也有经历。打个比方说,我是工农兵学员出身,这些东西不能说自卑,但总是有感觉。念书的时候,比如我在美国宾州大学念书的时候,系里边讲座什么的,很活跃的,但我从来不敢提问题。在课堂上敢提一点,但比较少,很多人觉得是语言问题,实际上并不是语言问题。我比较中国年轻人和日本年轻人,日本人讲英文说实话,不比我们强,但是人家敢提,中国人不敢提。1990年我博士毕业以后,我留在美国,我下决心听一个报告一定要提一个问题。刚开始不习惯,特别是听的报告不是你本行的,可能提一些很傻的问题,满脸红,很不好意思。但是经过几年习惯了,你不想提问题都做不到。所以这个东西一定要注意。我经常注意到一些年轻人到国外开会,去一个礼拜,本来年纪轻轻,身强力壮,有时候一个礼拜开会一点声音都没有,也不提问题,也不交流,那就达不到出去开会的效果。认识的人还是认识,不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你不提问题,人家不注意你,本来中国人的名字就难记,那就更记不住你了。所以这些东西都是要注意的。我碰到年轻人,我经常跟他们讲,一定要注意,要有勇气,要有信心,听会往前面坐,坐在前几排,提问题有勇气一点。

  在美国有一种说法,如果要成功,第一,你一定要有本事本领,你自己没有本领,谈什么都没有用,你懂很多的东西,对你的成功只占10个百分点。第二,本人形象占30个百分点。第三,占60%的是什么呢?会表达出来,会影响别人,要有表现力。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这个。

  我很注意培养我的小孩,在美国,很注意培养年轻人公共演说,这相当重要。在美国呆时间很短的人跟在美国出生的人有很大差别。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这个。还有就是要注意领导能力、组织能力。你做这些东西跟搞好学习、打好基础是不矛盾的。还有一点,我们搞自然科学的,往往很多人忽略了写的能力,其实这是相当重要的。你读文章,有些人写得好,有些人写得差,写作能力对于搞科学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说话口语不好的时候,写文章是一种补充。

  [主持人]:

  您原来在公众场合是比较不太说话的那种,你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去美国多少年以后或者由于什么样的原因?

  [杨崧]:

  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在社交、公共场合不是一个很活跃的人。后来我在中山大学念研究生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这是很大的缺点。在公共场合不敢出头露面,这不大好,慢慢后来做得好了,其实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改变最快的还是过去这十年,参加很多在美国的社团活动,比如在中文学校,我在里边当副理事长。中文学校以中文为主,中国到美国去的,如果你光是在气象或者是专业内部,那就比较窄了,你要接触各种人才,各行各业的人才,我们都接触过。同这些人接触以后,公共能力就会显著提高。我原来在海洋大学学会里面当过会长,这都是很好的机会。我现在是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在华盛顿分会里面当副会长。这样你就可以参加很多社团活动,这当然要花很多时间,但是对自己的培养,对能力锻炼方面很有益处。

  [主持人]:

  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到了一定年龄后,事业有了一定基础,他们就比较注重社区的活动,不光是在教育孩子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个社交圈,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杨崧]:

  尤其是在美国,相对来讲在海外的华人,你做这些事情,但是跟美国人比还是少,美国人很重视社区的活动、社团的活动,教堂的活动,这些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网友]:

  东西方文化对你的科学研究最有益的是什么?

  [杨崧]:

  很多年以前,我首先注意到东方人和西方人的差别,我觉得东方人比较含蓄,我也很欣赏西方人的豪放。如果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话会很好,但我不承认我是很会表达的人,我们做研究的跟大学教授比,还是差。教授进行演讲,他讲话、作报告都是有技巧的,比做学问的人要好。但不管怎么样,我会尽量改善,也经常听这方面的课进行训练。我觉得我在美国,表达能力这方面还是有好处的。

  [网友]:

  杨博士,您好。现在几乎所有北京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这几天怎么这么热?到底有哪些因素造成这么反常的天气?

  [杨崧]:

  我不知道这几天温度是多少,我没怎么注意。但据我所知,在北京这个温度还是属于正常的天气。

  [主持人]:

  这几天你感觉热是不是湿度比较大,空气比较发闷,所以人们觉得身体里的热传递不出来所以感觉热?

  [杨崧]:

  空气湿度大,感觉特别热这是对的。因为空气湿度一大,热的时候就特别热,冷的时候就特别冷。我这次回来,在飞机上,我旁边是一个美国人,他说他到香港过圣诞节的时候,温度很高。他没想到因为湿度大,香港的湿度比干燥的地方还要难受。

  [网友]:

  人工增雨会不会破坏正常的气候规律?

  [杨崧]:

  这方面考虑得不多,对于人工造雨考虑更多的是代价和效果的问题,很少考虑到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现在人工增雨还不是大范围的,也不是很经常性的。

  [网友]:

  你有没有看过“后天”这部电影?

  [杨崧]:

  没看过。

  [网友]:

  这部电影反映出美国政府对待科学的态度,如一些自然灾难,将来会引起战争什么的。“后天”这个电影是把大家的这样一种责任以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电影是不是反映出美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杨崧]:

  由于全球变暖引起什么战争,我想这是假设了。但是美国有一点,它是重视科学的。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是比较实际的。根据我本人的观测,相对于欧洲来讲,尤其是基础研究,越来越与大课题有关,越来越重视应用了,对基础研究没有那么重视。甚至有很多科学家不能安心搞一些基础性的东西,都是哪里有钱往那里跑,都是找钱,找大课题。我想这种现象在中国也会有。

  [主持人]:

  国外的科研当中,更多的是个人兴趣爱好还是任务?

  [杨崧]:

  这要因人而异。在政府里面的科学家,很少是属于爱好的,也有,但是比较少。在大学里面的,属于爱好的多一点,但很大程度都是受课题的约束。因为你从哪儿拿了钱,这个钱干什么的,要必须完成。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总是在很大的课题底下,抽一点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的来讲,还是很受课题影响的,根据兴趣,你想做什么什么,这个比较少一点。

  [网友]:

  当前在大气研究方面有哪些难度?

  [杨崧]:

  这个问题很广,大气是很广很广的。说到难度是这样,第一,资料是个问题。特别是比较准确的资料,大自然很多问题我们是没有资料的,很多问题我们想研究,但是没有资料。所以还要等待很长时间以后。同时,这个资料准确性又依赖科学的发达。这个题目很广,如果具体一点我更好回答一些。再一个,很多东西我们不懂。特别是长期变化的东西,气候的东西,很多我们不太懂,对动力学、物理过程,我们都不清楚,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它。第三,没有特别好的模式。计算机、数学理论模式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有些问题还不能解决,主要是看模式怎么完善。现在在国外很讲究模式的发展,希望能把现况弄得很准。更难的一点就是做预报。特别对气象来讲,气象讲预报,最终是要到预报上去,这就更困难了。当然我们的天气预报很好了,现在的气候预报相当于25年以前的天气预报,所以我们还差很远,难度还很大,特别是对中高纬度。

  [网友]:

  公众过去有个想法:“什么不准?就是天气预报不准。”现在天气预报局部地区不准,但是大范围还是比较准确的,因为相对气候预报来说,大气环流是不是更靠地面一些,预报起来更容易一点。现在在美国,比如24小时预报、48小时预报,甚至有12小时预报的,这样更有利于公众的生活,高的到航空领域,甚至于海上作业什么的。将来气候预报达到什么水平就能推动天气预报更准确了?

  [杨崧]:

  天气预报准确性,在美国几天以内的预报,当然有错的,但相对来说还是很准确的。美国人很相信天气,他们经常听天气预报,经常看天气,对于天气美国人很依赖。比如过几天举办什么活动,天气怎么样,他很相信天气预报。在中国就差一点,我经常问天气怎么样,他们经常不知道。对于准确不准确,要看怎么定义,绝对准确是不可能的,是做不到的。相对来讲,还是在一般老百姓能够容忍的程度内,当然需要改善和提高。气候预报一般是不太满意的。气候预报从研究的角度来讲,气候和天气连接,不同的气候背景下有什么天气情况,进入到这样的天气,会怎么影响到气候的整体。我相信把气候预报报好了,对天气预报准确性提高有帮助,但是影响有多大还很难说。从业务来讲,还很少谈到这方面。

  [网友]: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跟气候预报是很密切的。跨年度的,比如明年有没有旱情或者水情?这个能做到吗?

  [杨崧]:

  我在美国海洋大气总署是预报几年的,当然时间越长,可靠性越小,这是肯定的。一般来讲,最好的气候预报是报厄尔尼诺的发生。报大范围温度马马虎虎,降水是很困难的。说预报明年降水怎么样,那错的机会不会很少。

  [主持人]:

  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到科学在线,与网友进行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