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 宾:
秦启联 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昆虫病理生理学研究组组长
刘国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保站副站长
策 划: 李存富 海洋之神8590vip网站主编
主持人: 潘 锋 科学时报主任记者
主持人:11月10日,《科学时报》以“世界上含量最高的昆虫病毒杀虫剂在中国诞生”为题,报道了动物研究所研发成功的一种新型超高含量昆虫病毒杀虫剂,这种病毒杀虫剂每克原药中病毒含量高达5000亿个病毒粒子,超过同类产品20多倍,是目前国际上已知的含量最高的病毒杀虫剂,用这种生物农药,每亩棉田只需2~3克即能控制害虫。
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请来了主持这一研究的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启联博士和致力于这一新技术推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保站副站长刘国军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的有关问题。
你好秦启联博士,第一个问题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粮食、棉花、蔬菜等的生产过程中都会遇到病虫害的威胁。目前我国常见的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危害的病虫害都有哪些?
秦启联:在水稻方面,害虫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病害主要有稻瘟病,最近在长江流域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非常严重,大致的面积是2000万亩。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叫做灰飞虱的昆虫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小麦上主要是病害,发生最严重的是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大的病害。在玉米上面,大家知道玉米螟,特别是近年来甜玉米作为一种市民喜爱的副食品,种植面积很大,由于受到玉米螟的危害,品质和价格受到很大的影响。棉花上主要是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在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种植的时候,棉铃虫可能不是很主要的问题,而盲蝽象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到主要的害虫,危害棉花。在蔬菜上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烟粉虱、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种类很多,在粮食、棉花、蔬菜上主要就是这些,是一些大的病虫害。
主持人:在这些农业病虫害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秦启联:最主要的不利影响就是导致大面积减产,这里可以举个例子,我们国家是产棉大国,棉花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在92年的时候,我国主要的产棉地区,比如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陕西、湖北、辽宁这些省,一共有大概6000多万亩棉田,发生特大棉铃虫灾害,发生严重的省份,比如山东、河北、河南等,减产达到50%,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全国的减产水平达到1/3,所以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当时,朱镕基总理亲自过问棉铃虫问题,所以产生了“棉铃虫”总理的这种说法。还有像蝗虫问题,主要是飞蝗,飞蝗发生的面积很大,它的主要危害,不仅在于造成大面积农作物的减产,而且造成社会的恐慌,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在以前,蝗灾很重的时候,跟旱灾、水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蝗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蝗虫的起飞,因为蝗虫群食量很大,有群居性,到了成熟的时候,就要起飞,飞蝗飞到哪个地方,就把当地所有的绿色植物全部吃光了,这种危害是相当大的。
主持人:在其他方面,生物多样性方面?
秦启联:生物多样性上面,可能一个物种对周围的物种产生一种生存竞争的压力,农田生态系统本身就是比较单一的生态环境,比如像棉田大量种植棉花,如果一两种喜欢吃棉花的害虫大面积发生以后,肯定对其它物种造成生存压力。特别是使用广谱性化学杀虫剂后,在杀灭主要害虫的同时,田间的天敌和其它生物也受到很大影响。
主持人:化学农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水平,但是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秦启联:化学农药使用以后,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对人畜的伤害,这是一种直接的伤害。用药以后,施药的人农药中毒,这是一方面,或者使其他畜禽中毒,实际上长远的是导致土壤的退化、环境的污染、水源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还有一个就是农药残留在作物上面,比如说我们的食物上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对食品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举个例子,DDT是最早发明的化学农药,因为对蚊虫效果很好,二战的时候控制当时疟疾的发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由此,DDT的发明者获得了诺贝尔奖,科学家认为整个害虫的问题,由于化学药品的出现全部解决了。经过长期的使用以后,发现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比较长,很难降解,另外还在生物体内累积,通过大鱼吃小鱼的方式,一级一级累积,最后到食物链比较上层的,比如说捕食性动物,体内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还有比如说现在喷洒农田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的有内吸作用,可以被植物吸收到体内,如果人们吃了这种体内带有农药的食物,相当于间接地吃进了农药。所以一般认为,有些化学农药可能有“三致”的作用:致癌,致畸,还有致突变。还有一个就是大部分化学农药是广谱性的,喷洒到田间不光杀死害虫,还要杀灭一些天敌和不造成危害的昆虫,导致害虫的再猖獗。因为害虫的繁殖力很强,你暂时把它杀灭了,同时也把害虫制约因素去除了,当环境中化学农药的药效消失后,害虫的种群就会很快的暴发。
主持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方面举一个例子?
秦启联:比如就是刚才讲的农药残留。据我所知,有一次有关农药残留的会议,讨论怎么样解决农药残留的问题,在开会的过程中,专家们吃饭,吃的是韭菜,韭菜的农药残留问题实际上很严重,据说那次因为了吃了高残留的韭菜,这些专门讨论怎么样减低农药残留的专家自己也中毒了,这个例子也具有讽刺意味。
刘国军:另外咱们国家的大蒜出口,山东、河北的大蒜出口到日本,还有我们新疆的香梨出口到欧洲、美国,都因为农药残留大量的被退货,我们新疆每年因此损失十几亿元。由于农药残留和超标,造成我国大量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造成大量的退货,这种例子非常多。
主持人: 近年来国际上生物农药发展迅速,生物农药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秦启联:生物农药广义来讲有两层意义,一个是生物源农药,还有真正意义的生物农药。生物农药顾名思义,就是从生物体内或者是由生物代谢产生的一些东西,把它制成农药,杀死害虫,或者治疗植物的病害。生物源农药是生物体产生的一些代谢物或者是从生物体内提炼出来的,而真正意义的生物农药,完全用生物的活体做成农药,去防病杀虫。作用机理根据不同的生物农药种类是不同的,有一些主要的生物源农药,杀虫机理和化学农药一样,是毒死害虫,以毒杀为主。有一些生物农药是来自生物活体,比如说像昆虫病毒,或者真菌,是让虫子得病,病死,作用机理就是让昆虫致病,使它病死。现在有些专家认为,害虫天敌是一种生物农药,只要跟生物有关的,用来防治田间的虫害、病害,都可以认为是一种生物农药。
主持人:我们用的是前一种多还是后一种多。
秦启联:我们开发的杀虫剂是让虫子染病而死。昆虫病毒,跟我们一般意义理解的人或者动物的病毒病是一样的,把病毒杀虫剂喷洒到田间,害虫吃到体内以后,病毒就可以侵染害虫的细胞,让害虫得病毒病这样把它杀死。
主持人:国际上这种药多不多?
秦启联:国际上面,实际上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病毒杀虫剂,因为认为它是很有前景的一类生物农药,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跟生产成本的问题,所以现在有一些用,但是不是很多,主要是靠政府扶植的产业,像林业上,用的比较多,靠政府补贴来进行,政府非常重视这种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防治措施。
主持人:现在国际上真正投入使用的病毒昆虫杀虫剂有几种?
秦启联:种类是很多,但是真正规模化应用的比较少,像我们一般知道的,棉铃虫病毒杀虫剂,还有森林上的舞毒蛾,蔬菜上的大豆夜蛾,甜菜夜蛾,包括一些已经登记注册的。
主持人:生物农药在防治农业病虫害上都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秦启联:最主要的优势是毒性比较低,或者是没有毒性,对环境,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很有利。因为生物农药一般我们理解是让害虫得病,让它病死,因为这个特性,所以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既是它的优点又是它的缺点。优点是指,将生物农药释放到田间,对非靶标害虫没有任何的影响,能维持田间的生物多样性,不杀伤天敌,有点像我们的中药,有系统调控的作用。但它的缺点是作用速度比较慢。
主持人:新疆除了这个里面,还用过别的生物农药吗?新疆的棉花也好,其他的也好,主要是靠什么?杀虫主要是用什么样的?
刘国军:以前新疆可以说以化学防治为主,连着用了很多年以后,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们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害虫越打越重,后面到了防不下去的地步,而且造成了产量持续的损失,主要是由于当时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我们大面积种植棉花,给害虫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所以非常容易造成害虫的发生,一旦害虫起来以后,不容易控制。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天敌被大量杀伤,天敌一少,害虫发生更快,频率非常高,还要再使用化学农药,造成恶性循环,一直到后面害虫越来越重了。
秦启联:我举个新疆棉田的例子,新疆的棉田主要的害虫大概是三四种,最主要的是棉铃虫,后期的就是棉蚜和棉叶螨。防治棉铃虫的同时,我们要保证田间有大量的天敌,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棉蚜不会造成危害,因为棉蚜的繁殖速率很快,只要是短时间没有得到控制,特别是没有自然控制因素,即使开始种群很小,很短的时间就会暴发成灾。我们控制棉铃虫的同时,要保护好天敌,这样后期的棉蚜就起不来,对于后期棉花的生产,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如果使用化学农药,虽然把棉铃虫防治住了,但是也把田间大量的天敌给杀死,一旦棉蚜发生,很快就能暴发成灾,成灾以后,用其他的控制手段很难把棉蚜控制住。
主持人:棉蚜的天敌是什么?
秦启联:主要是瓢虫。新疆有个很高的要求,希望控制棉铃虫的同时,保护天敌的种群。棉蚜和棉叶螨不需要用任何防治手段,就可以控制了。完全靠自然的控制因素。
主持人:我们一般认为生物农药都是无毒、安全,无公害的标准是什么?
秦启联:讲生物农药完全无毒不是很准确,假如有一些来源于植物,植物源农药,有一些毒性还是比较高。比如讲鱼藤酮,对鱼的毒性很大,有的人用这个毒鱼。不是所有的生物农药都是无毒的,这个概念应该清楚。大部分生物农药,针对性都比较强,相对都比较安全、无公害,特别是通过让虫子得病起到杀虫作用的昆虫病毒,可以说是完全无毒的,而且对其他非宿主的生物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安全标准是根据不同的品种来定的。
主持人:生物农药有没有抗药性?
秦启联:这个要根据不同的生物农药来定。
主持人:一般来讲,会不会产生抗药性?
秦启联:一般抗药性产生比较缓慢,对昆虫病毒有报道会产生抗药性,但主流的观点认为不会产生抗药性。一个应用很广泛的生物农药,BT细菌杀虫剂,这个东西因为它的作用方式是作用的靶点比较单一,所以现在产生抗药性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BT,包括现在转基因抗虫棉,因为大量种植以后,它对害虫的生态压力比较大,选择压力也比较大,害虫很容易产生抗性,所以像国外推荐转基因抗虫棉种植的时候,有一个叫庇护所的措施,在大面积种植抗虫棉的同时,种一些没有抗虫性的棉花,这样保证环境中有大量的没有抗性、比较敏感的种群存在,起到一个对抗性种群、害虫抗性基因稀释的作用,抗性产生比较缓慢。
主持人:虽然生物农药的优势被大家普遍接受,但是目前生物农药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广泛推广,化学农药还是在唱主角,影响生物农药进入农田的产业化瓶颈有哪些?
秦启联:这个是要从生产上来讲,主要是生物农药生产规模化比较难以解决,不像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可以工厂化生产得到大量的产品,然后加工成农药,生物农药,比如植物源农药,要大量种植植物,这样生产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再比如病毒杀虫剂,要通过大量的养虫才能获得产品,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生物农药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说,作用比较缓慢,相当于比较温和的杀虫手段,所以它不像化学农药用的时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这个原因,特别在对产量水平要求比较高的时候,生物农药不能马上起到人们所需要的效果。它的作用比较缓慢,但是作用相对持久。实际上现在因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或者是经济水平提高了以后,大家对环境和食物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生物农药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主持人:现在我们国内,生物农药的这个研制情况是什么样的?
秦启联:现在最主要的生物农药,产量最大的还是BT,就是刚才我讲的叫苏云金杆菌,从细菌里面获得的。
主持人:这已经在推广了?
秦启联:它的应用很广泛,生物发酵的方法可以大量获得,但是它的效果也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刚才我讲了,很多害虫对它产生了抗性,有的抗性增长还是很快,最近BT的产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产生抗性的时候,它要继续加大它的用量还是改换它里面产品的配方呢?
秦启联:一个是人们在不断的筛选高毒力的菌株。还有就是加大用量,实际上整个效果是在不断的降低。
刘国军:还有现在很多BT是假的,挂的是BT的牌子,里面加了一些别的农药。
主持人:生物农药的储存条件有什么要求?比如说病毒的储存。
秦启联:跟化学农药相比,因为它是活体,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我们现在开发的病毒杀虫剂,是加了一些保护剂,同时产品中的含水量相当低,在一般的情况下,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它的储存时间还是相对比较长,基本上能达到使用者的要求,可以达到两年或者两年以上,这样已经足够在市场上流通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生产出来放两年都可以用,这个病毒还是活的?
秦启联:病毒还是有活性的。但是整个生物农药,总体上活性没有化学药品稳定,因为它是活的东西,或者是从活的东西里面提出来的物质,活性相对不稳定。举个例子,比如像现在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植物源农药除虫菊素,对光的敏感性很强,见光以后很容易分解,要加一些光保护剂,病毒杀虫剂也是这样,也是加了一些物质,研究的时候,尽量提高它稳定性。
主持人:我理解你的这种说法是不是病毒杀虫剂,它是剂量有衰减的这种可能?
秦启联:对,任何活的东西,特别是病毒,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一直在衰减,这种情况是跟温度关系很大,温度高了以后,衰减得很快,如果放在比较低的温度下面,它可以保持的时间很长,像我们实验室有40多年以前的病毒,拿出来以后活性还是很强的。
主持人:不久前动物研究所研发成功的新型超高含量昆虫病毒杀虫剂,每克原药中病毒含量高达5000亿个病毒粒子,超过同类产品20多倍,是目前国际上已知的含量最高的病毒杀虫剂产品。在这一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中,我们都突破了哪些技术“瓶颈”?
秦启联:主要就是在产业化方面。病毒杀虫剂大规模化生产是很重要的限制瓶颈,我们通过一些养虫技术的突破,特别是棉铃虫群养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因为棉铃虫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在野外两个的棉铃虫是不能同时存在同一个空间,碰在一起就互相厮杀,最后只能有一个活下来。在生产的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我要饲养棉铃虫扩增病毒,在大量饲养棉铃虫的时候,要把每一个棉铃虫相互隔开,否则见了面就互相打,打了以后生产无法进行。现在我们可以让棉铃虫和平共处,放在一起养,这样在劳动生产效率上面大大提高,成本也下降了很多,现在我们厂里面每天可以有一百万的棉铃虫接种病毒进行生产。
主持人:100万是什么概念?
秦启联:100万个虫子来吃病毒,吃病毒了长大以后,体内有扩增出大量的病毒,我们把病毒提取出来,做成病毒杀虫剂,相当于可以每天生产四到五万亩的病毒杀虫剂,这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研制了一个叫系统集成的病毒提纯分离技术,因为以前要想获得很纯的病毒,在实验室里面可以达到,要通过很复杂的手段,但是商业化生产方面,很难达到让病毒的纯度很高,这样就导致一个问题,产品中有大量的虫体碎片,昆虫的一些蛋白,还有一些其他的杂菌,这样就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它的效果稳定性,在这点上,我们突破了以后,可以使病毒原药的含量达到5000亿个病毒粒子,相当于一克原药可以加工五亩地的病毒杀虫剂。这样就有点像现在化学农药一样,它可以给其他的加工厂商提供原药产品,假如他要拿我们一吨的原药可以加工成500吨的制剂,可以使用500万亩地。所以这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原药产品。
主持人:这一新型超高含量昆虫病毒杀虫剂用量非常少,能少到什么概念?
秦启联:我们600亿病毒粒子水分散粒剂每亩地只需要两克,目前世界上在杀虫剂上,用量没有比我们再低的,可以认为是最低用量的一个杀虫剂产品,这个也包括化学杀虫剂。化学杀虫剂中,据我所知,可能有一亩地有五克的,我们产品一亩地两克,在新疆就显示了它很大的优势,比如说在新疆,因为棉田面积比较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主持人:已经在新疆用了好几年了吧?
秦启联:今年第一年用。
主持人:用了多少亩?
秦启联:用了50万亩,一个架次的飞机,可能有几千亩地,用很少量的药就可以达到,包装、运输、配药的过程,都大大简化了。
主持人:成本呢?
秦启联:因为产业化规模比较大,通过我们一些技术,一些优势,使它的成本基本上跟化学农药持平,甚至略低于化学农药,这样突破了整个限制病毒杀虫剂,也包括生物杀虫剂的产业化瓶颈。我们可以大量的生产出产品,一年现在规模可以达到2000—3000万亩次的,包括其他病毒杀虫剂,这是一个。还有突破了成本的瓶颈,一般人认为,生物农药肯定要比化学农药贵,现在我们已经达到低于或者是接近于化学农药,这样为它大面积推广铺平了道路。
主持人:用药次数怎么样?
秦启联:因为对天敌的保护作用,还有它本身是病毒,有传染性,所以它的持效期比较长,虫子吃到体内发病以后,本身又变成传染源,可以对后代的害虫继续感染。所以用药次数相对要减少,在新疆做的有些实验,跟化学农药相比,用药可以减少两次,一到两次,不仅在用药的成本上,就是用药的人工的成本都在节省,同时对后期的像棉蚜,其他的害虫,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主持人:刘先生,您是从新疆来的,也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和科学院动物所有长期的合作关系,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新疆的棉花种植生产情况和你们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情况?
刘国军: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全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将近2100万,我们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是占到了700多万亩,但是棉花总产占新疆的52%,整个新疆棉花产量是200万吨左右,兵团棉花总产是103万吨。兵团的棉花产业在我们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光棉花这一块收入大概在120—150亿元人民币,占了我们兵团农业的60—70%,这个比重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兵团农业相当于是棉花农业。
主持人:我们过去在棉田防治上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刘国军:过去的时候,90年代以前,我们主要采用大量的化学防治,90年代以后,我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我前面讲了一段,我们逐步开始以农业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生态调控的策略,推荐这种防治模式。
主持人: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实验和大规模的应用昆虫病毒杀虫剂?
刘国军:我们应该是今年才开始的,但是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探索。我们最早在90年代初的时候,当时有病毒杀虫剂进入新疆市场,但是一个使用效果比较差,第二个就是假冒伪劣农药产品非常多,因为在新疆很多产品,打着生物杀虫剂的牌子,声称环保、对天敌无害,但是我们实验示范都是这么回事,很多生物农药都是假产品,第三、很多生物农药,由于制造工艺比较差,设备比较简陋,有可能第一年给你提供的是真的,用了效果比较好,后面的产品水平和质量越来越差,后期你会发现使用效果越来越差这种情况。
主持人:我们是从2003年开始的?
刘国军:严格来说是从2005年开始做这方面工作的,2005年的时候,农业部全国农业推广中心给我们安排了这个示范,我们不是光示范这一个产品,当时和我们新疆常用的八九种杀虫剂,包括化学的和生物的农药做了对比实验,这个产品脱颖而出。
主持人:对比的效果怎么样?
刘国军:我们总结三点结论,第一、这个产品防治棉铃虫效果非常好,和常规化学杀虫剂比略好,或者接近;第二、我们做出的结论,对天敌非常安全,对瓢虫成和幼虫都没有什么影响。第三、它这个产品非常的安全,防治的成本也是比较低,在我们新疆使用大概一亩地五元,非常有优势,我们现在常规使用的赛丹,BT,还有其他的药剂,使用成本都在8—10元之间。
秦启联:我们的产品成本优势还是比较强的。
主持人:05年刚做实验,06年就推广到50万?
刘国军:我们在2005年实验的基础上面,才敢大面积的应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技术,非常适合在新疆兵团推广,我们2006年经过双方密切合作,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推广面积在50万亩,大部分地区反映这个产品效果非常好,防效在80%左右。在新疆使用效果在70—80%左右,就是非常理想的。
主持人:其他达到百分之多少?
刘国军:其他防治棉铃虫这块就是BT, BT在多数地方反映效果越来越差,防效在40—50%,我们今年重复去年做的工作。实验示范这个工作我们不能只做了一年,今年我们再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发现生产BT规模最大的一个企业,它里面已经加化学产品了,对瓢虫的杀伤在80%以上。本来生物农药,BT它应该对天敌影响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们今年做了实验,对天敌影响80%以上,说明他们加了化学制剂。
主持人:理想的生物有效制剂达到多少以上?
刘国军:防治效果在60—80%之间就非常好了。
主持人:如果达到这个对产量有什么影响,达不到的情况会有什么影响?
刘国军:达不到你要加大用药量,本来防一遍,现在需要防两遍或者三遍,加大了损失,同时影响了棉花的品质,棉铃虫造成棉花的纤维品质大大下降。
主持人:今后有什么打算吗,在昆虫病毒杀虫剂的推广和应用这方面?
刘国军:我们明年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第一、我们进一步加大实验示范,多布上一些点,进行一下实验示范,更多地认识这个产品的效果。第二、我们有一个想法,想把这个产品和其他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因为你现在光在棉铃虫上面用了生物药剂的话,防治叶螨和棉蚜仍然用化学药剂,感觉好像不配套,这个保护了,其他药剂还是在杀伤天敌。我们想搞一种配套技术,叫棉花生态调控技术,全方位的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不光在棉铃虫的防治上面,在棉蚜和棉叶螨方面,解决棉铃虫之后,逐步解决棉蚜和棉叶螨方面的问题。我们继续扩大使用,明年通过共同努力,在今年50万亩的基础上推广到200万亩以上。
主持人:北京周边地区鼠害对我们奥运会场馆的威胁有多大,应该怎么预防?
秦启联:鼠害的问题我不是很了解,可以讲一下虫害,虫害最近有一个比较重要害虫叫美国白蛾,有一段时间媒体上报道美国白蛾入侵北京,这是一种很厉害的害虫,对树木破坏严重,它食性很广,几乎我们种的绿色植物都吃,影响很严重。据我所知,林科院现在生产美国白蛾的NPV病毒,也是一种昆虫病毒,是针对美国白蛾的,现在北京市政府采用他们的这种NPV,美国白蛾的病毒杀虫剂,来防治,因为像我们在城市里面,要求更高,你不能在空中喷洒化学农药,喷洒了这种病毒杀虫剂,对环境、对整个城市建设,都是没有多大影响的。
主持人:动物所产品这么好,农业部专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这些部门,他们怎么看的?
刘国军:我刚才说可以代表我们部门的意见,我们专门搞农业新技术实验示范的,我们这个实验示范,也是受农业部的委托,在新疆兵团来进行开展的。
主持人:等于他们给你们?
刘国军:当时他们这个产品的实验,就是农业部全国技术推广中心安排到我们那儿,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实验示范工作,然后我们才下了这方面的结论。
秦启联:农业推广技术中心,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发现一些好的技术,就可以向全国各地去推广使用,可以安排到各个地方进行实验示范。我们在05年的时候,防治处就把我们这个产品作为一个实验示范的内容,安排在新疆和其他的一些地方,其他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害虫发生的情况,或者其他的情况,做的不是很多,主要在新疆地区,一个是做事比较认真,去年发生棉铃虫也比较重,同时把我们的产品和其他的一些包括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了对比,整个的过程,像刘站长讲的一样,我们的产品比较理想,还有在价格和保护天敌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主持人:刚才刘站长讲的明年准备推广200万亩,你们那个产品量能供得上吗?
秦启联:包括蔬菜几个病毒杀虫剂产品每年的生产能力达到2000—3000万亩,我们棉铃虫病毒产品是最主要的,达到一千多万亩,供应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还有三个品种都是在蔬菜上,今年我们在南方蔬菜上推广达到十几万亩到二十万亩次,针对蔬菜的病毒杀虫剂产品的应用,实际的意义更大了。
主持人:蔬菜的量面更广。
秦启联:使用病毒杀虫剂产品,就不存在蔬菜农药残留的问题,相当于这个药今天撒下去,明天就可以收回来吃,这都没有问题,但是市场上还要有慢慢接受的过程。
主持人:农业部给了你们一个什么证书?
秦启联:农业部是农药证,我们申报了我们国内第一个病毒杀虫剂原药证。以前没有病毒原药获得农药证书。
主持人:等于给你们有生产许可证了。
秦启联:有了,生产许可证是发改委颁发的,农药证是农业部颁发的,现在我们证都齐全了。
主持人:相当于给人治病的药准。
秦启联:三证齐全。以前也有一些制剂的证,但是由于刚才讲的就是说,分离提纯技术可能不过关,他们一吨的原药,可能只能加工一二十吨制剂,我们的原药可能是他们的几十倍,所以在这上面,我们原药产品,像国外的,特别是欧洲的一些厂商,对我们的原药产品非常感兴趣。
主持人:这个病毒粒子的含量还有可能提高吗,达到8000亿每克?
秦启联:达到七千多亿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种产品,如果我们报了5000亿,至少要提供五千亿以上的产品,没有必要做得更高,这个已经是很高了,实际上真正做昆虫病毒的人知道,做我们这个行业的,实验室都不一定能达到我们这个含量。
主持人:你们下面今后还有没有针对树木的?
秦启联:林业上我们做的比较少,但是有这个意向以后做,因为要开发一个产品,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只有一样一样做,先把目前的做好,我们先开始做棉铃虫,后来做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现在又有了小菜蛾,下一步可能想做蝗虫的。
主持人:中间没有相互能够借鉴?
秦启联:有一定的借鉴,至少你生产一种病毒,你就得要养一种虫子,因为它是一对一的关系,生产甜菜夜蛾病毒杀虫剂,就要养甜菜夜蛾。
主持人:国际上同行有没有你们潜在的竞争对手?
秦启联:我觉得没有,包括国外对我们的含量都相当吃惊,他们达不到,因为据我所知,像美国他们获得的病毒原药,虫体的杂质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几。他达不到很高的程度,没办法把虫体其他的碎片去掉,我们的产品中虫体的碎片很少,所以这样就能保证我们产品比较稳定,而且效果也比较稳定。
主持人:你们这个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
秦启联:实际上我们这个研究组,以前叫昆虫病毒学研究组,我的上届我们以前的老先生,他们在60年代就开始做了,可以认为是我们国家最早开展昆虫病毒研究的,但是以前主要做了一些基础的研究,真正做产业化开发是从02年开始。
主持人:你们做这个工作的经费是怎么来的?
秦启联:我们现在主要是企业资助。
主持人:这是现在吧?
秦启联:以前搞基础研究是国家项目,基金、还有国家攻关,还有各方面的项目,真正做产业化开发的时候,全部靠企业,我们给他们提供技术,他们给我们研究经费,这样互相之间配合把这个事情做起来。
主持人:假如将来随着推广面积越来越大,应该是利润也越来越可观的时候了,你们和企业的利润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关系?
秦启联:下一步,我们研究所要以无形资产的形式,跟企业合作,作为一部分无形资产入股,大概占25%左右。
主持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一项成果他的技术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没人去投这个钱,一旦看见效益了,这个时候就开始两家一般的合作的愉快就没几家
秦启联:现在我们合作还是很好的。
主持人:你们现在和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利益关系?合作关系?我的意思就是,我们把这个事情长期的做好,做大做强,真正为我们国家农业再上一个台阶做出重大的贡献。
秦启联:合作的时候,我跟企业领导人讨论过这个事情,因为我们国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虫病毒杀虫剂做得很多,但是现在都没有成功的例子,刚开始都搞得很好,而且厂家很多,做做以后就消亡了。我觉得问题出在双方合作上面,我把一个技术转让给厂家就不管了,两边就脱节,你给我几十万,我把这个技术给你,让厂家去做这个事情,厂家刚开始还可以,一旦碰到技术问题,他没有能力去解决。现在我们跟企业在合作方面,基本上我们经常到企业去,他们有什么问题,我们随时为他解决,我们双方捆绑得很好,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现在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东西不是很成熟,一旦规模扩大以后,就有大量的问题要出现,出现的时候,我们随时跟踪研究,研究以后,逐步解决。刚才我讲说02年开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提供这么快这么好的技术是不可能的,实际是在整个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逐渐去解决问题。
主持人:我的意思就是说,通过你们这个合作过程,和最后达到的效果,可以探讨一种成果转化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同时在这方面也可以做得好一些。
秦启联:对,合作的成功,我觉得可以讲是一个很典型的科研、企业、地方政府、推广应用部门,这几家很好配合的结果,缺一不可。因为我们在做这个的时候,我们全力以赴投入研究,企业是全力以赴支持我们,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动物所对这件事情也非常支持。
主持人:科研企业,政府部门,生产部门。
秦启联:他们济源这个地方,以前重工业很发达,还有高污染的,高能耗的,还有就是资源开采型的,他们有煤,有矿,炼铅炼金,烧玻璃,烧水泥都是这些企业,一旦出现我们这种新的高技术企业,地方政府特别支持,所以在各个政策方面有很大的支持,企业有很多事情,他们市领导都亲自过来,帮他解决。
主持人:你们所里报了一条信息,网上已经有了就说这个事。你们不光解决农药的问题,还有从科研成果如何转化成生产力,也是可以很好的总结的。
秦启联:应用单位非常配合,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有什么事情很愿意去做,做的实验也很认真,获得的数据很可靠,从实验数据中发现问题,然后随时解决。我觉得四个方面都很到位,政府、科研、企业、应用单位,整个一条线都比较顺畅。
主持人:最后非常感谢秦博士和刘国军先生作客我们的科学在线, 并希望以后能继续有机会邀请你们到这里来,为我们解答有关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方面的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