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植物抗旱生理与节水农业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陕西杨凌农科城召开,来自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中国农科院等20多个科研教学单位的8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从研讨会收到的62篇论文来看,特别是大会交流的31篇论文,表明我国在植物抗旱生理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这些进展主要表现在:在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气孔运动的调控机理方面,对保卫细胞壁特性、质膜上的各种结合蛋白等研究,在作物抗旱评价方面考虑作物的整体抗旱性研究等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节水农业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保水、蓄水设施、灌溉节水、耕作栽培节水、生物节水、化学节水五大技术体系;在观念上,对节水农业有了新的认识,为促进作物正常发育提出了灌溉次数应减少、宜在关键时较多浇水、但不是充分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非充分灌溉的理论。而要实现精确浇水,必须要有高新技术研制出的现代化灌溉设备,以自动或半自动将水准确地、精量地、快速地、节约地输送到作物区,以降低水分资源的无谓损耗。对节水农业理论的研讨,不少论文在系统分析我国节水农业技术水平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地面灌水技术和农业配套增产技术是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业体系的核心内容。(据《科学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