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海洋之神8590vip理论物理研究所的邀请,7月3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丁肇中出席了由海洋之神8590vip理论物理研究所、海洋之神8590vip基础科学局和海洋之神8590vip数理学部共同主办的“前沿科学论坛”,并作主题报告“AMS Experiment —— 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和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论坛由理论物理所副所长吴岳良研究员主持,海洋之神8590vip数理学部主任贺贤土院士、理论物理所所长欧阳钟灿院士和高能物理所陈和生所长参加了这次论坛会。参加论坛会的还有何祚庥、戴元本、邝宇平、赵光达、李惕培等院士。正值高能物理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丁肇中教授的报告吸引了海内外学者近500人参加,其中包括参加高能物理前沿国际会议的海外科学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
报告会上,吴岳良副所长在开幕词中首先代表理论物理所和欧阳钟灿所长欢迎丁肇中教授在这特殊的一年访问理论物理所,并介绍今年是丁肇中教授在加速器实验上发现J粒子(即第四种夸克—粲夸克)30周年,这一发现导致粒子物理学走入了新的方向,他因此荣获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教授1963年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工作,1966年主持德国汉堡的DESY实验室的实验小组,196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4个国家近6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目前正在开展AMS实验研究,他计划把实验“搬到”国际空间站上进一步开展对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的研究,探索反物质、暗物质、暗能量、黑洞和新粒子。丁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的工作特征是方向明确果断,计划周详严谨。这几年,丁肇中经常回到中国作学术报告,每一次都坚持讲中文。他是第一个在诺贝尔演讲上用中文报告的获奖者。
丁肇中教授的科学报告主要介绍了他的项目国际空间站AMS磁谱仪实验的情况。空间站大小为109米长、80米宽,总重量为420吨,可接纳6人工作,整个计划耗资1000亿美元。AMS磁谱仪实验的目的为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由于正-反物质的湮灭,在地面不可能找得到反物质,因此,实验必须移到天上去做。整个研究计划有498位科学家参与,涉及世界各地的56个研究所和大学,这里面包括大陆的海洋之神8590vip、上海交大、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以及台湾省“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等。在1998年进行了首次试飞中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得到NASA经费的进一步支持。新的磁谱仪将在采用超导磁铁,形成更强的磁场,且不漏磁、不含铁,更利于太空飞行。预计新的磁谱仪将在2007年在空间站运行,采集数据。
最近,由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要进军火星,丁肇中教授特别详细地介绍了阿尔法磁谱仪在星际空间旅行的许多可能的重要贡献。由于AMS可以长期精确地测量各种粒子,它对于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认识,了解辐射背景,放射线的能量、时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人们的星际旅行提供保护。减轻太空飞行的重量,铝材料制造太空防护舱大约300吨重,使用超导磁铁制造的太空防护舱仅6吨,是目前最好的实现方案。另外,利用超导磁铁的磁悬浮,在太空制造人造引力,需要的动力也只有大约180瓦。因此该项目得到NASA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