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
400余名专家齐聚南京共同研讨我国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科学问题
  文章来源:海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10-27 【字号: 小  中  大   

  1027日,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在南京召开。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研究员,副理事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原所长张海生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吴德星教授、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沈吉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丁平兴教授,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的400余名海洋与湖沼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学会秘书长杨红生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本次会议主题是“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与会专家将围绕“河口海岸环境演变与安全”、“水域生态安全”、“海洋生物技术”、“水产养殖与生态安全”、“海洋腐蚀、生物污损及其控制技术”、“湖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棘皮动物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和“数字时代对水科学科技期刊的挑战”等8个议题进行交流研讨,会上还将举行第三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颁奖仪式。

  理事长孙松研究员在讲话中指出,学会要紧密围绕海洋湖沼学科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结合海洋与湖沼科学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突破,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和支撑。

  大会报告由吴德星副理事长主持。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金显仕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吴立新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秦伯强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生物海洋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全球变化影响下的近海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深海大洋多尺度动力过程变异及其对资源和气候的影响”、“湖泊生态恢复的理论、方法与途径”的大会报告。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摘要196篇,152个专题报告。

  会议闭幕式上,还将举行第三届“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颁奖仪式,该奖项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研究所张国范研究员荣获“曾呈奎海洋科技奖”突出成就奖,他育成我国首个贝类养殖新品种,支撑形成我国杂交鲍新产业;创建了深水区生态养殖新模式,推动传统蛤仔产业的升级换代;率先启动牡蛎基因组计划,首次构建了海洋贝类逆境适应基因调控网络模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育成3个国家水产新品种,发表了我国海洋水产领域首篇NATURE 论文。厦门大学王大志教授、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研究所王玲玲研究员获得“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英文缩写CSOL)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较早成立的少数群众性学术团体之一,挂靠单位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研究所,现有会员8000余人,下设藻类学、鱼类学等17个分会(专业委员会),7个省市地方学会,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等4个工作委员会。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有《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湖泊科学》、《水生生物学报》,全部为核心期刊,其中《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被SCI检索。六十多年来,学会在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学术期刊、从事科技咨询服务、组织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普活动以及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国海洋湖沼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8年,经国家科技部奖励办公室批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设立“曾呈奎海洋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科学家命名的科技奖项。其中,突出成就奖每人奖励人民币贰拾伍万元,青年科技奖每人奖励人民币伍万元。该奖项面向全国海洋科技工作者以及对中国海洋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专家,旨在继承、开拓和发展我国卓越科学家曾呈奎先生在海洋科学领域开创的事业,弘扬曾呈奎先生“爱国敬业、耕海泽农、前瞻布局、甘为人梯”的伟大科学精神,鼓励广大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热爱海洋科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

会议现场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