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哈佛医学院王家槐博士访问生物物理所
  文章来源:生物物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7-26 【字号: 小  中  大   

7月25日,应刘迎芳研究员邀请,哈佛医学院王家槐博士到访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作了题为What can we learn from combined structure analysis and genome-wide search: Two case studies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王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分别以免疫分子Del-1的RGD finger结构域和神经受体DCC分子的马蹄形串联免疫球蛋白结构域(Ig-like domain)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研究和基因组搜索方法相结合,分析已知结构特点,预测未知蛋白结构。

Del-1蛋白识别凋亡信号磷脂酰丝氨酸,同时其RGD motif招募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蛋白,介导巨噬细胞对于凋亡细胞的识别和吞噬。经过分析Del-1的 EGF 结构域的晶体结构,王博士发现其RGD finger可能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保守性。基于此在人类基因组中搜索到12个EGF结构域含有RGD motif,预测其可以结合整合素家族蛋白,其中MFG-E8得到了的晶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证实。

串联的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是很多神经受体分子的共有结构,王博士研究组通过晶体学研究发现神经受体DCC分子N端Ig-like 结构域呈马蹄形。经过与其他马蹄形蛋白结构比较分析,推测维持这种马蹄形结构一方面需要四个结构域之间特异的串联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关键残基。在此基础上,王博士研究组分析人类基因组上含有Ig-like 结构域的蛋白分子,预测其中23个可以形成马蹄形,其中22个均为结构未知神经受体分子。

报告中鲜活的案例,新颖的分析思考方法引起了与会听众极大兴趣,相关科研人员分别就报告中涉及的生物学问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与王博士进行深入探讨,与会学生也积极参与了讨论。

王家槐博士1963年至1988年在生物物理所学习工作,现任哈佛医学院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副教授,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顾问,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客座教授。王博士早年从事免疫相关蛋白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现在还从事神经元受体分子相关的结构研究工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