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新疆天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科研工作为新疆天山申遗奠定科研基础,助力天山申遗成功。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先后确立了“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战略理念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进一步为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了方向。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将反差巨大的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奇妙地汇聚在一起,在地球科学、生物与生态学和景观美学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新疆生地所于2009年启动“新疆天山自然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研究”项目,新疆天山申遗科技顾问组组长杨兆萍研究员带领团队完成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申遗文本、保护管理规划等系列技术报告。通过与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山岳遗产、中亚地区其他山脉、境外天山部分和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的天山保护地对比,杨兆萍团队认为,新疆天山符合世界遗产的第(VII)和(IX)条标准,即具有极好的自然奇观或非同寻常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区域;是反映陆地、淡水、海岸、海洋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的杰出范例。这为新疆天山申遗奠定了科学基础。
2012年,杨兆萍团队的“新疆天山自然遗产价值与保护管理研究”成果,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申遗成功对于保护和开发新疆天山资源,打造遗产文化品牌,宣传丝路文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