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文章
关注极小种群植物(三)——极小种群植物的保护对策
  文章来源:武汉植物园 发布时间:2013-07-08 【字号: 小  中  大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全世界野生高等植物有30多万种,我国有3万1千多种,占十分之一,居世界前三位。

但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对野生植物生境的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致使许多野生植物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我国受威胁的野生植物估计超过4000种,处于濒危状况的植物占全国植物总量的15%,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

云南是我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基于长期对云南野生植物保护的实践,云南省率先在国内提出了需要优先保护的“极小种群物种”(包括动物和植物)的概念。目前,极小种群植物(Plant Species with Extremely Small Populations, PSESP)这一保护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政府层面和保护生物学领域得到认可。2012年5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年)》,标志着从国家层面把极小种群植物保护作为一项“国家工程”进行推动。

现今,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对策:

1、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植物保护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是指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方式,也可建立保护小区和保护点进行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对于在野外难以生存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采取迁地保护措施。主要是采集适量的活体植株以及种子、器官和组织等材料,移入植物园、树木园、濒危物种繁殖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它是挽救濒危物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物种回归自然和种群人工恢复的基础和重要前提。

3、近地保护

是在接近物种原生地或保护地边缘,在相同或相近的生境开展物种的迁地保护活动。是一种新的保护理念,介于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之间,目前是针对极小种群物种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措施。

4、回归引种

回归引种,即回归自然,是指某一地域内原来有这一物种,后来因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这一物种在此地域灭绝,于是从其它地域引种回来使其继续生存。也就是说在条件成熟时,将人工培育的植株逐步回归到原生境中,恢复和扩大野生种群,扭转或延缓濒危态势。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