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的加速排放使得全球温度不断升高,但并非全球所有地区都在增暖,增暖的幅度也有所不同。近几十年,全球平均气温出现了增暖停滞的现象,该现象引起了气候变化领域极大的关注和讨论,目前许多研究将这一现象与热带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冷现象相联系。因此,研究在全球增暖的大背景下,热带东太平洋在近三十年出现变冷的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全球气温的演变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大气物理研究所周天军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发现,热带东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冷是由于近三十年太平洋内部变率的作用超过了全球增暖这一外部强迫作用的结果。太平洋年代际变率在这一时期由正位相转变成负位相,引起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变冷,强度为30年降低了0.57度。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仍然使其增暖,但强度仅有30年0.33度,不敌内部变率的作用,因此观测中表现为变冷趋势。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西洋年代际震荡在这期间也发生了一次位相的转变,该变化对于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也有微弱的作用,它使得该变冷现象的中心位于赤道外,而非赤道上(如图)。
该成果于2014年发表于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论文信息:
Dong Lu, Tianjun Zhou*, 2014: The formation of the recent cooling in the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Ocean and the associated climate impacts: A competition of global warming, IPO and AMO,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Atmospheres, DOI: 10.1002/2013JD021395, in press.
全球增暖模态、太平洋年代际变率模态、大西洋年代际震荡模态对全球海表面温度的作用(四套资料:HadISST,Kaplan_V2,ERSST_V3,HadSS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