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散文欣赏
科研成果与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作者 申义祥 发布时间:2010-05-12 【字号: 小  中  大   

一、大树撑绿伞,茶树似地毯

普洱茶,产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的五大茶山(如象明、易武、悠乐山等)。由于该茶优质,过去被称为贡品,只有皇上才能享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对一些茶山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地区每年的2~6月份是旱季,高温少雨,使茶树叶尖萌发率极低,影响产量。

茶树的生长及茶叶的高产、优质需要充足阳光的照射,茶树吸收阳光后便有了茶叶的香味,叶片厚实,则产量提高。然而,在干旱少雨的季节里,茶山上的温度可达40~50℃,在炙热的阳光下,枝条老化,树杆显现斑点溃疡,叶片蔫卷,火辣的太阳这时便成了灾难。怎么办?

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一支科技队伍走进了原始森林。他们观察到:森林就象城市中的楼房一样,参差不齐。高层大乔木,高40~50米,依次是小乔木、灌木、草木以及苔藓和真菌,中间还夹生着竹类,藤本,藤子在树间盘缠,相互牵拉,防止了大风袭来时大树被吹倒的危险,这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太阳升高时,林中云雾缭绕,还能听滴嗒滴嗒的露珠声。阳光透过林间缝隙,成了根根光柱落到草地上,形成了斑斑光点。太阳在这里不再是骄阳似火。各种植物在大自然的恩赐下,各取所需,相互依存,组成了和睦的大家庭——植物群落。

干旱的茶山能否也给它戴上遮阳帽呢?于是科研人员模拟原始森林中植物群落的原理进行实验。按照山坡座向,计算出太阳达到最高温的时间,定植了大乔木——橡胶树,树下有序的定植普洱茶,建造了一个人工的“胶茶”植物群落。茶树有60%的阳光就能长势良好,优质高产。可谓:“大树撑绿伞,茶树似地毯”,这个成果在经济林木、果树林茶的实验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胶茶人工群落的研究成果,是由近百名科技人员参加,自50年代开始,历时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这项成果得到了国家的奖励。普洱茶成了云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茶农因此经济收入增加,脱了贫,致了富,盖了楼房。真可谓:“科研成果,致富之宝”。

以前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贡品”——普洱茶,而今成了13亿人的“贡品”,并且走出国门,冲向世界。

二、云烟的诞生

一个项目从立项开始研究到出成果,要花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使有了成果,要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实践,那就要更长的时间。昆明植物研究所刚刚成立的时候,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开辟土地,对烟草“大金元”等一批品种进行栽培实验,属卷烟原料的上等品质的烟草品种,几年内就成功了。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生产机器滞后,原料配伍不齐,以及广大群众生活水平低,抽不起“洋烟”等原因。于是这项“成果”被搁置至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时“大金元”等成果派上了用场。云南的“两烟”发展非常快,年产几百万箱,产值几千亿,又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云烟企业发展,烟农致富了,国家的GDP增加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切成绩的取得让每个职工倍感欣慰,连我这个老龙套也非常高兴。

昆明植物研究所已走过70周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一批年轻人,现已进入耄耋之年,祝他们晚年幸福!同时也深切怀念已经逝去的科技工作者。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