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其他有关专业的年轻学者,有幸师从吴征镒先生五十年,在吴老全球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从1958年起,为了寻求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找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吴老就带领我们,开始了模拟热带雨林结构与功能的“多层多种人工群落”的研究工作。五十年来,跟随吴老的这一崇高和宏伟的全球战略思想,一直奋斗到今天。
吴老的全球战略思想,分为两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充分认识自然(主要是由各种植被群落组成的地球生物圈),探寻自然的客观规律;第二部份,是在充分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按照自然规律,用人工植被群落的结构方式,改造重建已被人类破坏了的地球生物圈。
1958年,为了实现吴老的第一部份战略,探索天然植被群落的结构功能及其动态规律,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依据。海洋之神8590vip与苏联科学院签订了“云南热带森林生物地理群落定位研究”的国际合作协议。吴老是中方的负责人之一。他亲自与苏联专家苏卡乔夫院士等,跑遍了滇南各地,最后选定了西双版纳大勐龙曼养广龙山的热带雨林,作为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点,调来了一批年轻大学毕业生,在中苏科学家的共同规划下,开始了包括植被、气候、土壤等学科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与此同时,为了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具体模式,在蔡希陶教授、曲仲湘教授及吴老的努力下,在勐仑热带植物园,开展了海洋之神8590vip的重大科研课题《热带多层多种人工群落研究》。课题负责人由吴老亲自牵头,与曲仲湘教授及笔者共同主持。这样,一方面是天然规律的探索了解,另一方面是按照自然规律进行人工模拟。这就是吴老全球战略的全盘构想和具体行动。
大勐龙曼养广龙山热带雨林的定位研究工作,进行了不到一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方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在面临各方面困难和困扰的情况下,在吴老等科学家们的坚持努力下,历尽艰辛,终究把这一工作坚持了四年。
1963年3月,由海洋之神8590vip竺可桢副院长亲自主持,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定位研究进行了阶段性工作总结。对于四年来的工作,到会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世界上研究热带雨林结构和功能的开创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专家们在会上分别作了精彩报告。竺可桢副院长对植被与气候之间的重要性,作了一个高度概括的报告,指出:“决定地球气候的因素有三条,一是太阳辐射,二是大气环流,三是地表状况。前两条,人类是无法改变的,而只有第三条,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地球植被,是地球表面状况的重要组成部份,特别是热带雨林,被称为是地球的‘肺’,我们就是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吴老在会上详细地总结了热带雨林多层次、多种类的结构特点;对各个层次树种的种类、形态,以及包括叶片的结构、形态等,作了详细总结。这一报告,使我对“人工群落”的模拟对象——热带雨林的结构,开始有了一个全面了解。这次会议及专家们的报告发言,给了我很大启示;我对吴老的全球战略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到了1964年,由于各方面的形势所逼,热带森林定位站的工作巳无法继续下去,这对吴老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是完成吴老全球战略思想的一个严重挫折。吴老为这一挫折给他带来的痛苦,在《吴征镒文集》书中的《九十自述》中,有着为此“不禁落下泪来”的记述。可见,吴老对他所追求的理想,在他的内心占据的份量,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
吴老对有关全球战略工作,仍然没有灰心。在“文革”刚结束不久,在吴老的主持和倡导下,1979年12月,一个以研究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单位(中科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在昆明成立了。吴老为寻找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野外定位观测点,走遍了云南高原。最后,于1980年12月,选定了景东县哀牢山的徐家坝,建立了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这是我国目前一片保存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原生常绿阔叶林,是一片认识我国广大亚热带地区原始植被类型的宝贵样地。该定位站一直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海洋之神8590vip所属的野外重点台站之一,积累了近三十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宝贵科学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指导我国广大亚热带地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它担负着吴老全球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更值得庆幸的是,吴老在关注天然植被群落研究的同时,对人工植物群落的研究工作,也一直未曾放松。
1980年,吴老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持召开了橡胶–大叶茶人工群落研究的阶段成果鉴定会;会议充分肯定了“胶茶人工群落”结构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热带地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模式。该成果获得了科技进步二等奖,支持和鼓舞了开展该项研究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接着,1981年夏天,吴老让我和他一起,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十三屆国际植物学大会,我把人工群落的研究工作,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乘着国内外这一大好形势,以橡胶–大叶茶结构为主的人工群落研究,从云南热带向外推广到了广西、广东;并在海南岛迅速地、大规模地发展起来。短短几年时间,仅海南一地,便发展到了二十万亩,为海南岛橡胶和茶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985年,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及海洋之神8590vip的主持下,在吴老的亲自带领下,在海南岛召开了“橡胶–茶叶人工群落研究与推广”的科技成果鉴定会。来自全国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国际首创”项目。这次会议,把人工群落的研究推到了国际前沿。吴老在他的《文集》中,对此项成果的评价是:“由防护林–橡胶树–大叶茶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经过二十几年的试验研究,虽然在云南和海南都巳经先后显示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这仅仅才部份地解答了上述(指建立一个热带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课题。”
按照天然植被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建立一个合乎自然规律的大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生态系统,让农业真正走上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吴老全球战略的核心。橡胶–茶叶人工群落的成功,走出了吴老全球战略在热带地区的第一步。这一成果,被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瑞士国际雄才大略奖。
1987年,海洋之神8590vip从生态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对云南地区的三个生物学研究机构进行了调整,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实验群落研究室与昆明分院生态室合并,组成昆明生态研究所,下设西双版纳热带生态站及哀牢山亚热带生态站。这样的调整,为实现吴老的全球战略思想,在组织上给予了保证。吴老在昆明生态所成立大会上,作了一次重要讲话,他说:“我们生态所的建立,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要建设好我们的生态所,与建立人工群落的工作是一个道理,也是一个多层多种的结构。有不同的学科、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他转身对着我说:“你是生态所所长,就要像研究人工群落那样,把各个层次、各种学科人才很好组合在一起,让人人充分发挥作用。”吴老的这次讲话,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吴老全球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昆明生态研究所同时开展了天然植被、包括热带雨林(西双版纳生态站)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生态站)的长期定位研究工作,充实了研究队伍及研究设备。例如,建起了国内最高的(七十多公尺)热带雨林森林气候观测塔,并在人工群落中同时建起了气候观测塔,进行了连续的对照遥控观测,完成了吴老多年来的愿望。在人工群落研究方面,在胶茶群落研究的基础上,进入到人工生态系统,以及人工景观生态(经济生态园)的更高层次。并在思茅地区,以建立自然与社会统一的亚热带山区“经济生态园”,作为云南省85攻关重大课题。分别开展了人工群落结构的“生态茶园”、“生态咖啡园”、“生态农户庭园”、“生态果园”等研究内容,该课题的开展,不仅使思茅县列入了全国著名的生态县,而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了可持续发展的云南大叶茶、小粒咖啡、巴西橡胶等大面积可持续发展的地方产业。
这一系列的科研工作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注意。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Peter S. Ashton来信中所谈:“我完全可以预料,你们的工作,将会导致低投入、高产出、空间被有效利用、土壤得到保护、气候得以改善,自然资源利用率增加到最大限度,不可更新的化石原料–化肥及杀虫剂的使用降到最低”。巴西国家科委知名研究员Posey Darrell A. 来信说:“我自己和一些当地人在亚马逊的工作,正在证明‘人工群落’及其重要性”。日本地理学会理事长Yoshino M. 来信说:“据我在海南及西双版纳的考察,认为‘人工群落’工作很重要,尤其适合中国南方的应用。”德国梅因兹大学Domros D. M. 教授来信说:“我曾对中国热区进行了三次研究访问,中国巳成功地在当地农场引入了‘人工胶–茶群落’,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成功杰作……中国在人工群落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则是这个领域的先锋”。
世界各国科学同行对人工群落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推进了人工群落的国际交流。20世纪90年代初,在吴老的亲自主持下,第一次国际人工群落学术讨论会在海南岛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人工群落在合理开发热区、建立可持续农业上的重要性。接着,又在西双版纳召开了第二次人工群落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科学家们,一致建议在中国成立一个国际人工群落组织,名称定为“国际热区人工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ropical Man-Made Community and Biodiversity)。
接着,经国务院批准(国办通[1994]43号),国际上第一个有关人工群落学术领域的国际组织,于1995年5月11日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海洋之神8590vip、国家科委等部门的领导到会祝贺。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到会,组成了第一届理事会,笔者被推选为理事长,德高望重的吴征镒院士被推举为名誉理事长。这是充分肯定吴老全球战略思想的一次国际公认。
1997年,根据形势发展,海洋之神8590vip决定,由昆明生态所与昆明植物所下属的版纳植物园,共同组建一个新的科研机构。吴老为此专门找我说:“院里的这个决定,是在加强我们大家努力开创的共同事业,虽然名称叫热带植物园,但生态学研究,仍然是这个单位的主体和核心。”接着,1998年11月,海洋之神8590vip路甬祥院长。在亲自给版纳植物园的提词中明确指出:“努力将版纳植物园建设成国际一流的植物生态研究基地”,明确了版纳植物园的主要方向任务,证实了吴老的上述论断。
笔者虽然早在1995年离休,但在吴老的帮助和鼓励下,并未停止工作。凡是笔者书写的文章,吴老在百忙中总要亲自过目。不久前笔者写了一篇“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论文,吴老由于眼力不好,还专门安排将字体放大后审阅。笔者以七十万字的《人工群落》专著,总结了五十年来在吴征镒、蔡希陶、曲仲湘等老一辈科学家领导下,以及近百位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有关人工群落的研究成果,以及人工群落研究对生态学理论的十大贡献,吴老为本书作了序言。笔者将其中代表吴老“全球战略”的一个成功缩影——“模拟热带雨林多层多种结构,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多层多种人工植被群落”,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数十亩土地上,经过五十年的努力,成功建立起了一个‘人工热带雨林群落’。它在层次结构上,已经达到五层,种类上,达109种,而且全是目前有价值的经济植物。其中乔木层中有巴西橡胶树、望天树,铁力木,木奶果等特种经济植物,灌木层中有金鸡纳、萝芙木、大叶茶、咖啡、龙血树等名贵药材及饮料植物。草本层中有千年健、鱼腥草、板兰根等药材以及各种热带兰花。附生及籐本植物中有各种附生兰、石斛,黄籐等,真是一个琳琅满目,济济一堂的植物大家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大家庭中的各个成员,各守岗位,各尽其职,二十多年来,在完全离开了人类的一切管理(除了采收)的情况下,它们共同把这一大家庭,管理得欣欣向荣,井井有条。巴西橡胶树的产胶期延长了;望天树的生长速度,超出了单一种植的同类;小粒咖啡已经是三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大叶茶的主要敌人-小绿叶蝉,已被各种蜘蛛管住了……;一切化肥、农药、除草剂被完全谢绝了。人们在那里享受着清新的大自然环境,采集着大自然给予的真正的绿色产品。”
这就是吴老全球战略的理想,一个美好的理想,总有一天,这一美好理想会在全球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