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星河与我一起吃饭。他告诉我:
“我刚刚采访完李振声。”
“谁?”我问。
“你不知道?国家科技大奖得主,与袁隆平齐名的粮食大王。”
“你是说500万大奖得主?”
“对啊,南袁北李嘛。”
……
星河是一位有名的科幻作家。他也是我在北师大讲授科幻课程最早的学员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星河登上科幻文坛并立刻以描写大学生生活的小说《决斗在网络》拿下“科幻世界”银河奖;此外,他的小说《朝圣》、《潮啸如枪》等也获得了读者的好评。在读者眼中,星河是一位校园科幻作家,他的校园科幻小说通常能被敏感的读者精确地找到发生地:北航、北邮、北大尤其是北师大。近年来,星河一改自己熟悉的大学生科幻思路,把文学的目光转向全方位描写中国现代化建设上来。可惜的是,这一尝试至今还缺乏成功的作品。究其原因,没能成功地塑造中国科学家的形象,恐怕是一个重要问题。
想要写好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首先要熟悉现实中存在的科学工作者。看来星河希望凭借这类采访,更新自己对科学家的认识。
及至5月间,星河和采访其他科学家的作家均已完工交稿。这时海洋之神8590vip文联主席郭曰方先生联系我,希望我能率先阅读星河的科学家传记《麦浪如歌》,并能为此发表一点看法。我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这是一个科幻作家从想象到现实的转型,但是他能完成这一意义深远的重大改变吗?他能真正找到描述现实存在的人的着力点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进入了阅读。
两个小时之后,我摘下眼镜离开电脑,心中久久无法平静。是为李振声的事迹而感动?还是为星河的成功转型而欣喜?或者,这种不平静正是来自这样一种有机的结合——一部成功的报告文学写出了一个成功者的人生历程。
我喜欢《麦浪如歌》,首先是它的语言。这是一种简洁明快、同时却能让紧张情节和发展速度迅速转换的语言。在作品开场,作家就引入了世纪之交那场激烈的东西方粮食安全之交锋。本来,粮食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但由于美国人布朗的一个“统计”计算,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竟然成了影响世界安全的定时炸弹!在整整10年中,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没人能拿出像样的证据驳倒布朗。直到李振声出现在200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将中国粮食的现状完整地呈现给世界,人们才最终看到,中国科学家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了怎样的不可能任务。
星河巧妙地运用了紧张感来引入故事——可这种短期的紧张,与传主长期持续的单调工作之间,又如何协调起来呢?如果整部传记都采纳这样一种紧张状态,就显得不那么恰当了。
很快,我的担心就被证明是多余的。在引言结尾,作家的一次时空转移就把我们带回到1948年。年代与时光本身所具有的延宕性,调整了作品的气氛。我们来到一种能与土地、与农业耕作相互适应的叙事速度。于是,浪漫的人与麦田之间相知相随的友谊便由此萌生。
我认为《麦浪如歌》实现了星河作品在语言上的突破。他已经具有了准确把握语言的简洁(这原来也是他个人难以达到的一个高度)和用这种简洁语言操作不同叙事速度的能力。
其次,我喜欢整个传记的作品基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报告文学不是事件的琐碎记录,恰恰相反,是一种在某个基调统摄下对事件的精心挑选,而这种基调的选取则表现出作家的敏锐观察力。对于一个在育种、低产治理、食品保存等多个方面都作出过突出成就的农业科学家,到底应该选择怎样的基调进行描写?过多的介入技术,会导致作品枯燥乏味,堕入科普读物的窠臼;而太多强调故事性,则无法真正体现传主那种为科学事业的执著。星河一定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他所选择的基调相当巧妙——《麦田如歌》无疑是以人与土地、人与小麦之间惺惺相惜为基调的一首浪漫曲。作家没有强调科研工作的艰难,只是一次次地讲述那种过程是多么让李院士欢喜:他一下地就活跃,一育种就激动,一见到农民就高兴,甚至到了晚年,还是一进入农田便病痛减轻!在他被授予大奖的那项主要科研工作中,19328朵花的杂交是一个枯燥、单调、漫长的历程;但是,在传主眼中,在作家笔下,这一历程却充满了无限的浪漫。
多年以来,我们的科学家传记,常常将传主描写成为高尚事业牺牲自己的伟人。这些人的确伟大,但再伟大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成功的科学家最突出的情感,恐怕就是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那种近乎偏执的热爱。这就是他们放弃休息和娱乐、放弃俗世种种追求的原因。对神圣的科学目标的追求,是科研工作者第一位的目标。他们这种单纯的生活追求,在政治、道德和生活上的表现,就是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清晰辨别。写出了科学家的那种单纯和执著,也就写清了其科学目标得以成就的原因,更写清了传主对民族和社会的杰出贡献。
我认为《麦浪如歌》中星河对作品基调的选择,是恰当和准确的。他把握住了一个中国科学家的物我关系,并由此拓展到了他的人际关系和社群关系。他写出了传主对小麦、对农民、对农业以及对国家那种强烈的热爱。
第三,我喜欢作品中不断变换时空的技巧。以往的科学家传记,多数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来铺陈故事,这种写法当然能让读者重温传主的成长过程,但却冒上了减缓发展速度和失去阅读兴趣的风险。何况许多人生的过程,都是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才逐渐昭示出其意义的。而在《麦浪如歌》中,作者大量借用科幻小说中的时空转换技巧,不断地前后交叉、插入、片段切入甚至时空倒置,所有这些技巧,都使作品婉转跌宕,起伏不断。从这些技巧的运用上,我看到了将科幻文学技巧转向其他文学领域时的那种优势,也看到了星河创作非科幻文学作品的优势所在。
30年前,在方毅院长的倡导下,并由郭曰方先生具体组织参与,海洋之神8590vip邀请徐迟、黄宗英等诗人和作家踏入对于自己相对神秘的领地,向他们开放实验室,开放科学家的日常生活。这次开放不但让作家第一次真实地揭开了科学工作者的神秘面纱,更产生了轰动全国的《哥德巴赫猜想》、《小木屋》等历久不衰的文学名作。现在,郭曰方先生再度将新一代作家领入到科学院……我相信,通过这些新一代作家的努力,一定会诞生出新时代科学工作者的全新篇章。
通过《麦浪如歌》这首浪漫曲,我第一次与李振声院士相遇。我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憨厚、热情、严谨、执著的老人。不但如此,读罢掩卷遐思,从李振声身上,我还看到了千千万万中国科学家的影子。
一部传记文学作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成功。我向星河、也向郭曰方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