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在贵州全省进行工作调研时,针对地处乌蒙山腹地、高山喀斯特地貌贫困地区的毕节经济发展中的困难,提出贫困地区应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倡导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98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这里为国家级生态试验区。20年来,毕节地委、行署历届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以改善生态、发展社会经济为目标,融开发扶贫于生态建设之中,开展了大规模、高起点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全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解决农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初步构建起长江、珠江生态屏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近日,在国家水利部有关领导和贵州省水利厅的组织下,《科学时报》记者与一批中央驻黔媒体同行到这个地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采访,感受了环境变迁带来的经济发展变化。车行高速公路,又见青山碧水流。
科学与经济学的支撑
毕节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建立试验区前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5%。直到1987年,全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88.9元,全区60%人口为绝对贫困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一直困扰着这里的社会经济发展。
根据国家规定,坡度25度以上的耕地必须退耕还林;然而在这里,45度以上的山坡地仍然是农户们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土豆、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来源之地。农民陡坡开荒,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迅速恶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生活贫困,常以政府救济为生。人与自然严重对立,贫困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并伴随人口的剧增而愈演愈烈。
毕节地委现任书记秦如培向记者介绍,毕节试验区获国务院批准后,国务院扶贫办、海洋之神8590vip、国家科技部、中国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等,积极参与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近20年来,先后有一大批科学家、经济学家来到这里,参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
科学家们判断,喀斯特石山环境状况的好坏除人文因素干扰外,水的作用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贵州及毕节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看,地区平均年降雨量达1000毫米以上。近20年来,当地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一是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水资源充分利用、交通建设、电力开发。二是坚持夯实农业农村经济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下大力抓好扶贫开发,不断推进科技兴农。三是合理开发藏量丰富的煤、铁、硫、锌等优势资源,把煤电联营、煤炭化工开发等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四是在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地处毕节地区境内的索风营水电站是国家电网布局的主力电站之一。电厂厂长刘玉刚告诉记者,电站自开工建设以来,坚持按环保优先的措施办。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为保护工程上面200平方米植被不被破坏,改变了原先在左岸建厂房、易导致植被水土破坏的设计方案,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改为在右岸洞挖,减少废弃石渣百余万立方米,在设计施工中硬是从喀斯特岩石上打通一条300米隧道。仅此一项,电站就增加费用开支300万元。他说:“虽然电站开展的进场公路沿线、堆积体、渣场区和料场区等水土保持工程增加了项目预算,但这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如果忽视电站的水保工程,不但会给下游的电站带来泥沙淤积问题,还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类似这样的事例在能源基地建设中还很多。现在,这个电站已经成为融发电、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企业,人均年产值400万元。
从对抗到和谐
由于抓住了从“对抗”到“和谐”的生态环境治理思路,2000年以来,毕节地区大力开展生态建设,狠抓环境保护工作。对超过25度的陡坡地,逐年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对大量的坡耕地,在坡改梯的基础上大抓“两毯”(绿肥、地膜)工程;对“四荒”等非耕地资源,通过拍卖、集资开发等措施,激发经营者治山养山,进而靠山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采用以工代赈等手段,构建可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系统;对新造林地、疏林地,合理种植经果林和适生经济作物,做到以短养中、以中保长。
记者在毕节地区黔西县看到,该县通过小流域治理,改变了当地生态环境,如对驮煤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便是成功的范例。水利部门科技人员指导当地农户采取配套排洪沟、蓄水池和田间便道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进行坡改梯工程。经过10多年建设,这里的环境得到根本改观。不仅建立了生态科技示范园和苗圃基地,而且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
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毕节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观。截至目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降到1.58万平方公里,比1988年减少了6个百分点;全区土壤侵蚀强度等级明显降低,强度以上流失面积从占总流失面积的53.1%下降到12.7%;森林覆盖率从14%提高到36%。
在当年红军渡过的赤水河上游地区的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有一个叫南关的村寨。20多年前,这个赤水河边人多地少的村落因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生态脆弱、百姓贫困,“南关”年年遇“难关”。1988年,当 “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设全面展开之后,南关乡群众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结合当地的水热资源条件,通过经果林种植,既涵养了水土,又培育了新的产业。如今,昔日“难关”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新景点。春季花开,秋季果熟,游客纷至沓来,采摘新鲜水果,品尝农家小菜。村民们在开发中发展、在发展中脱贫。曾经断粮闹荒的农民群众,现在人均年纯收入达两三千元,极贫村逐渐摆脱了贫困,南关村也在2004年更名为橙满园。该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当年,贵州这边女孩纷纷往四川跑,如今那边的姑娘又往这边嫁,真是印证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那句话。
资料显示,近20年里,由于抓住了“土是焦点、水是关键”的治理思路,毕节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34.92%,特别是贯彻开发式扶贫的工作思路,通过外出打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城镇化建设使就业门路大为拓宽。经济总量增长近14倍,财政收入增长近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1倍,贫困人口数量从312.2万人减少到52.9万人。人口素质的提高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1.29‰下降到8.45‰。
世界反贫困创举
采访工作结束时,地委书记秦如培告诉记者,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近20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人们,抓好生态建设,就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实行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工程,以形成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的优化组合;改革开放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激发了群众的创造性——毕节的干部群众相继提出了新“五子登科”,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使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秦如培说,毕节地区连绵的山峦之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水能、矿产等资源。近几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带动下,沉睡的资源被唤醒,毕节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主战场。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毕节)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高层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强调指出,毕节试验区成立20年来,为解决制约岩溶地区的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成为推行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彰显了对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进行先期探索的价值。毕节试验区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反贫困的伟大创举,是喀斯特地区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的有效探索,为世界作出了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