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内动态
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对白鳍豚灭绝之谜给出答案
人类活动须担负主要责任
  文章来源:文汇报 黄纯一 发布时间:2013-11-04 【字号: 小  中  大   

    “长江女神”白鳍豚的灭绝究竟因为人类活动,还是气候变化?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合作的最新研究给出了答案:人类活动必须担负主要责任。 

  最近,他们成功绘制了白鳍豚的全基因组图谱。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白鳍豚从陆生至水生的进化特性,同时通过重建白鳍豚物种种群历史,确认了这个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通讯》上。 

  据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南京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光介绍,在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与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相比,白鳍豚的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显现出遗传多样性低的特征。遗传多样性低,与鲸类生物分子进化慢相关。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白鳍豚的灭绝是由于该种群已无法适应现有生存环境。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通过基因组测序重建种群历史,结果显示,大约在2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冰川消失期的末尾,由于恶劣的环境,白鳍豚曾遭遇过一次严重的“种群瓶颈”。但是,冰川消失期结束后,海平面的上升与海体的扩大为白鳍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种群数量大幅回升。 

  杨光告诉记者,这就证明,所谓遗传上的衰退因素其实并非白鳍豚灭绝的原因,相反正是由于目前白鳍豚种群的衰落,才造成了其遗传多样性过低的结果。“过度捕捞、船舶航运、环境污染……这些人类活动加剧了白鳍豚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这才是白鳍豚灭绝的主因。”杨光说。 

  同时,通过水、陆两组物种基因比较分析,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白鳍豚其他一些进化特性:在适应水体环境的过程中,白鳍豚的基因组中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相关的基因急剧减少,而与回声定位系统相关的基因则发生了显著的加速进化。 

  作为世界仅存四大淡水豚之一、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从陆地重返水体的时间可追溯至数千万年前。然而,这一长期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水域的美丽生物在过去几十年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已功能性灭绝。 

  杨光表示,对白鳍豚全基因组的成功测序研究,除了生物遗传学上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引起公众对保护濒危物种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和关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