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球科学》
地下水开采引发西班牙洛尔卡地震
科学家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报告称,2011年5月11日发生在西班牙南部城市洛尔卡的地震是由于地下水的抽取而引发的。这项研究让人们注意到了人类对地壳的干扰活动给地震带来的影响。
去年发生的洛尔卡地震震级达到5.1级,有9人丧生,大量建筑遭到严重破坏。Pablo González等人使用卫星数据分析了此次地震造成的地面形变并对断层滑动建模。他们发现断层滑动的模式与地壳应力的变化有关,从1960年至今,由于过度开采,该地区的天然地下水水位下降了250米,从而导致地壳应力发生改变。这意味着人类活动导致的应力变化助长了洛尔卡地震的诱发,并影响到断层断裂的程度以及地震级数。
Jean-Philippe Avouac在一篇评论中认为,“我们应对人类引起的这种应力变化保持警惕,我们知道如何引发地震,但我们远未了解如何控制它”。
《自然—医学》
HIV-1病毒内一种多糖分子或阻碍抗体识别
最新研究显示,HIV-1中的gp120包膜蛋白上的一种糖分子可通过宿主体内广谱中和抗体识别出来,该糖分子在感染早期往往不存在,而在后期则对躲避免疫压力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报告在线发表在新一期的《自然—医学》上。
一些针对HIV-1的高效广谱中和抗体可以识别出gp120包膜蛋白特定位置Asn 332上的一种多糖分子。引入广谱中和抗体目前已成为很多疫苗治疗手段的一个理想目标。
Lynn Morris等人通过研究证明,在两名HIV-1感染者身体产生广谱中和抗体后,其体内HIV-1病毒332位置在感染早期缺少多糖,病毒也无法被针对该多糖的抗体中和。但在感染的最初六个月里,病毒的332位置出现了这种多糖,并按之前预测的那样躲过了其他循环抗体的识别。感染周期达到两年时,332位置的多糖又消失了,研究人员再次推测可能是为避开后期产生的针对多糖的广谱中和抗体。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在一定的种群水平上,急性感染条件下的HIV-1亚型C病毒会比在慢性感染条件下更容易缺乏多糖,慢性感染时,病毒332位置所含有的多糖数量显著。这一新研究记录下HIV-1自身针对抗体调节免疫压力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进化,同时也意味着以该多糖为靶标的治疗手段可能不足以消灭引发HIV-1感染的始祖病毒。
《自然—光子学》
银色鱼类皮肤特殊构造助其躲避天敌
最近一期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介绍了银色鱼类诸如欧洲沙丁鱼和大西洋鲱鱼是如何利用高效率的光学方法进行伪装以躲避天敌的。这表明有些种类的鱼已经进化出一套复杂的皮肤结构能像高质量光反射器一样工作,而不管光的波长、偏振程度或是入射角度如何。这种能力不仅是伪装所必需的,而且也能用于发光二级管和光波导等人工光子学设备的光控制。
该类鱼之所以有这种令人羡慕的能力是因为其皮肤由许多高折射率的鸟嘌呤晶体层组合而成,其中,各晶体层之间又充满了折射率低的细胞质。Nicholas Roberts等人通过研究获得一项重要发现:这类鱼的皮肤中鸟嘌呤晶体含有两种不同的光学性质,使得光的反射在很宽的角度范围内能很大程度地不受偏振化影响。
这种光偏振消除被认为在自然界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些水生动物视力就具有察觉光偏振差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