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危机等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在此情形之下,科学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浩瀚的大海。对于如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红生日前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资源利用方式,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转变。
杨红生说:“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是再现美丽中国碧波万顷、海阔鱼跃秀美图景的重要途径。”
中国急需节约型环保型渔业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捕捞业快速发展,但过度捕捞却造成近海渔业资源枯竭;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海水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产生了环境污染、病害、品质下降及食品安全等问题。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水产品需求量将增加1000万吨,而近海有限的海洋环境空间要求渔业开发必须顺应生态规律,科学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实现捕捞与补充平衡。
“构建海洋牧场正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面对种种问题与挑战,杨红生对海洋牧场的发展前景充满希冀。
据杨红生介绍,海洋牧场是指在特定海域里,为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构建的人工渔场。通过建立适宜生物生存、生长和繁殖的人工生境,采用放流、移植、增殖等方法,充分利用天然饵料,集成生物管理、环境控制技术,实现海洋生物资源量的提高和可持续捕捞。
海洋牧场建设需要一整套系统设施和管理体制,如人造上升流、自动投饵机、鱼群控制设施、水下监视系统、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等。
海洋牧场是一种新型生产模式,集环境保护、资源养护、人工养殖和景观生态建设于一体。与捕捞相比,海洋牧场注重对生物资源的养护和补充;与海水养殖相比,海洋牧场可实现物质和能量多营养级利用,有效降低投入品对海域环境的影响,拓展了增养殖生物的活动空间,提高了养殖生物的品质;与单纯人工放流相比,海洋牧场注重生境修复和资源管理,保证了增殖目标生物的成活率与回捕率。
由此可见,海洋牧场能够在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压力状态下,保证水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生物资源绿色、集约和可持续开发。
打造中国特色海洋牧场
沿海地区是生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经济高速发展的“精华”地区。我国目前近40%的人口集中在沿海地区,沿海省份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以上。但是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近海资源枯竭,局部环境恶化,管理体制亟待优化,与其他国家相比,海洋牧场建设面临诸多困扰,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日本、韩国、美国等海洋牧场建设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刚刚起步,尚有较大发展提升空间。
目前,我国建设海洋牧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基础和应用研究薄弱,如海洋牧场拟建区缺乏本底调查,选址缺乏科学依据,建设缺乏合理规划与布局设计;关键技术和标准有待完善;增殖放流须加强过程管理;群众参与意识和热情须有效调动,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须进一步增强等。
为此,杨红生表示,我国海岸线绵长,海域特征迥异,必须因地制宜开展中国特色的海洋牧场研究和建设,必须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总结国内外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以下建设目标:统筹发展,推进海洋资源永续利用;改善环境,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惠及民生,促进沿海渔民增产增收;保障安全,提供更多优质海洋食品。
抓住机遇推进系统工程
在杨红生看来,海洋牧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环境、科技、投融资、管理等多方面问题。
“建设海洋牧场要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洋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实际情况,按照生态学原理,科学规划布局和设计,实现海洋空间和天然饵料的多层次立体利用,带动观光旅游和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杨红生说。
杨红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里,必须设立专项研究,因为推动海洋牧场发展须着力提高科技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培养生态养殖和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加快完善建设管理标准体系,推动海洋牧场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推动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渔民密切合作的产业联盟,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管理方式方法转变,形成产业链完整的海洋牧场产业体系;丰富拓展投融资渠道和主体,建立国家海洋牧场发展基金,启动海洋牧场示范建设。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发展中国特色海洋牧场意义重大。
杨红生强调,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应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海洋牧场相关科学研究、示范建设和产业化推广,为实现美丽中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