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专家视点
蒋家平:大学传播须以受众为本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08-29 【字号: 小  中  大   

  传播是一场接力赛,从信息生产到被受众接受,有一个完整的传播链条,主要包括信息生产者(供货商)、信息传播者(销售商)、信息接受者(客户)三个不同的主体,不同主体分处不同节点,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相比较信息生产与传播者而言,受众过去处于被动接受、无所选择的境地。如今,随着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化,受众的判断与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尤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受众还愈加深刻地参与到对信息的评判、反馈和再创造之中。这意味信息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而成为信息传播链条中的直接、重要影响因素。这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提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要求——必须从信息的源头开始关注受众的需求和爱好,将受众的选择作为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原本作为产生原始信息的源头,本身是不需要参与信息生产与加工工作的,不过现实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大学本身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迫切需要,也由于媒体信息生产能力的局限性和不可控性,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主动求变,成立了新闻中心,形成了“以我为主”的对外宣传格局,也就是主动承担了信息生产者乃至组织者的角色,而且这一变化仍在持续进行和强化之中。

  作为信息生产者,大学的宣传工作过去习惯于以自我为本位,一般不会考虑这些信息是否是媒体感兴趣的,更不会考虑受众对这些信息会不会视而不见;另一方面,大学的宣传工作也比较习惯于文字新闻的宣传和传统媒体的宣传,对其他各类宣传形式和平台不太关注。因此,辛辛苦苦做了很多事,有时候甚至被自己感动了,可感动不了媒体,更感动不了受众。这一点从大学新闻网站上充斥着会议报道、领导行踪、活动仪式等信息就可以看出,从网络上大学新闻有限的点击数量、评论数量也可以看出。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确实在埋着头认认真真地做着许多无效的工作。

  因此,面对现代传播环境的变化,以及受众需求的变化,大学必须转变传播理念和工作模式。在笔者看来,关键有以下三点:

  一是大学需要明确自身的整体形象定位,并由此调整所需要传播的核心内容。应该思考的是,大学要向社会展示和塑造什么样的形象?需要通过哪些方式,对哪些内容进行展示和塑造?过去那种“有什么吆喝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根据大学自身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确定自身的整体形象定位,并围绕这一定位,通过丰富多彩的传播手段和重点突出的传播内容,有条不紊地不断加深、塑造这一整体形象,使得受众能够对大学形象有更为清晰、深度的认识,而不是一鳞半爪的肤浅印象。

  二是大学需要关注受众的需求,并由此转变自身形象传播策略。现代传播条件下,受众的变化是深刻而全方位的,比如阅读媒介的网络化、网民结构的年轻化、阅读习惯的浅层化、阅读取向的可视化、阅读过程的交互化等。所有这些变化都告诉我们,过去那种“一张报纸一杯茶”的阅读模式已经渐形渐远,那种“紧盯社论看风向”的阅读体验也不复存在,仅仅通过传统媒体单一样式的传播,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因此,大学必须克服“传统媒体依赖症”,在自身形象定位与受众需求上寻找结合点,转而确立全方位、全频道、全过程传播的新理念,不仅要巩固传统媒体的传播基础,更要向全媒体传播模式发展,不断加强网络传播、新媒体传播、影视传播、文化传播等方面工作,创造出更多贴近受众需求的信息产品,并通过更为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来实现全方位传播。

  三是大学需要更加贴近媒体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互动与合作。近年来,在现代传播环境和受众变化的大背景下,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也在传播的平台、手段、价值和运营模式等方面与时俱进,发生着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一方面力所能及地巩固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传统媒体找到了新的价值生长点。而媒体的这一变化,其核心就在于贴近受众需求,使传播内容入眼、入脑、入心。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学需要更加注重媒体的需求,加强与媒体的常态化深度沟通,尽可能从源头上介入媒体的选题、策划与实施。

  传播的根本在于让信息抵达受众并产生影响,不被受众关注的信息是无效信息,不被受众接受的传播是无效传播。笔者认为,现代传播环境下,大学有必要确立“以受众为本”的价值观,并由此改变自己,改变信息生产与信息传播模式,从而实现传播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主任)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