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成都市投资工作专题会议上透露,今年前5月,成都市完成投资2438.8亿元,同比增长1.7%。这一投资总量继续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同时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区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进出口等关键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据《成都商报》)
投资是财富的积累,在统计核算上体现为地方GDP的增长,但缺乏技术进步,投资的回报率将逐渐走低,最后投资将不可持续,进而影响到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偏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正在不断减弱、资源环境约束也日益趋紧。正如成都所提出的“从外延型投资向内涵型投资转变”,必须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度,将投资的重点放在消除各种行业进入壁垒,促进经济资源从投资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工业转向服务业。
在知识型经济时代,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传统的产业划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因此,产业投资需要集聚优势资源,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引进人才,增加创新投入,推进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在全社会播下创新的种子,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成都未来投资的难点依然是投资效率问题。投资效率是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所占用或消耗的投资之间的对比关系。在政府参与的投资中,效率的外延更为丰富,包括投资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社会发展、资源、生态、环境、就业、分配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在可预计的未来,成都投资仍会保持一个较高增速,但必须通过侧重投资质量和结构来提高投资效率。
在投资质量方面,成都提出“全面提质量,实现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值得借鉴,通过投资方向、结构、区域等的调整优化,带动城市空间、产业、生态、管理和城乡形态的转型升级。从城市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成都可将投资重点放在投资边际效益高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领域,农村基础设施、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等领域,旨在推动传统产业技术结构升级和推动新兴产业、新型产品、新技术创新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的投资等。
在投资结构方面,成都近年来利用改革释放投资活力,探索交叉持股、公私合作、“负面清单”等方式,在投资政策、方式和机制上积极创新,取得一定效果。下一步务必优化投资来源,使社会资本成为投资的有力来源,以确保投资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总之,投资方式和结构若不转变,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型就很难实现。
最后,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大力推进服务型、学习型政府建设。政府需要练好内功,切实转变工作方式,使各类资本平等地使用要素资源,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经济发展。在投资方面,政府需要凝聚共识,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壮大主导产业支撑转型升级,培育重点企业引领转型升级,发挥园区平台承载转型升级,如此,经济产业结构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和升级。
(作者单位: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