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 > 要闻
【新华社】变革“大脑中枢” 释放创新活力
——中科院机关科研管理改革调查
  文章来源:新华社 吴晶晶 翟玉珠 发布时间:2013-08-16 【字号: 小  中  大   

  撤销原来所有的业务管理局,摒弃条块分割的科研管理方式;强化协同,成立学术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简政放权,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海洋之神8590vip15日宣布,该院近期对机关科研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

  中科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对全院“大脑中枢”的改革,是出于什么考虑?改革产生了怎样的成效?

  新形势“倒逼”改革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科技重大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现有104个研究所、中科院学部、2所大学,形成了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完备学科体系,这是中科院发挥强化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

  作为全院的“大脑中枢”,中科院机关过去设置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基础科学局、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等4个业务局,每个局分别联系几十个研究所,另外设置院地合作局。这种机构设置沿袭了几十年,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弊端也逐渐显现。

  “过去的机构设置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研究所按条块划分、经费切块管理,带来经费分配、项目组织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研究单元的协同合作,难以发挥跨所、跨学科统筹布局、解决多学科综合性重大问题的优势。”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说,而院地合作局不管研究,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落实起来也不顺畅。

  此外,过去中科院机关的一些管理职能分割过细,导致一些管理工作陷入“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局面,成本高、效率低,难以有效进行长远的战略谋划。

  理顺关系、强化协同、提高效能 

  改革后,中科院机关在设置上分成了科研业务管理、综合职能管理两个序列。其中,科研业务管理序列把过去的业务局全部撤销,新组建了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

  “这样的设置理顺了关系,3个新业务局可以避免职能交叉、重叠,符合科技创新价值链的要求,而每个局的处室则依据学科领域来设置,这样就兼顾了学科发展。”邓麦村说。

  中科院改革的另两个着力点是“上提”和“下放”。

  “上提”就是把重大的学术发展问题提升到院层面来研究论证、组织协调。为此,中科院新设立了发展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科学思想库建设委员会等4个委员会,均聘请院内外高水平科技和管理专家组成。

  “下放”则是简政放权,减少机关对研究所具体事务的管理,提高机关工作的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和执行力,进一步扩大研究所的自主权,释放和激发研究所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王越超说,改革后,业务局不再像以前那样简单地切块联系研究所,而是要更加集中精力,围绕协同创新、科教融合等工作,做好规划设计、协调服务、督查推进等工作,力求促进重大创新突破和成果产出。

    改革释放创新活力 

  中科院机关管理改革减少了院机关对研究所微观科研活动的外部干预,扩大了研究所的自主权,大大释放和激发了全院的创新活力。

  “作为京外基层科研单位,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清新空气。”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说,过去我们只是与某一个业务局“绑定”,现在则可以和所有业务局沟通联系,可以说改革促进了全院的大协作与大交叉。

  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黄晨光看来,改革后虽然研究所失去了“代言人”,但有了更大自主权,可以在学科发展、重大任务布局上有更多自己的考量。

  “改革也让我们产生了压力和危机感。”黄晨光说,“平庸的研究站不住了,我们必须思考本学科重大交叉突破点在哪里,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出有显示度的工作,研究所才有未来。”

  改革也激发了院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么大规模的改革,没有一个人到我这里来‘扯皮’的。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是抢事做,而不是把事情往外推。” 邓麦村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