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14时,临近春节的厦门,充满了海滨城市特有的温润与祥和。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结束合肥的工作调研之后,来到位于厦门的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快过年了,我来看看大家。”细数起来,这已是白春礼第4次调研这个年轻的研究所了。对于这位特别的“不速之客”,大家既感到意外,又充满了温暖。
调研期间,白春礼考察了实验室,详细了解中科院近年来的重要工作,并与一线科研骨干促膝交谈,问年节、问寒暖、问改革。
突访
研究员于鑫一进实验室,一名学生便向他介绍起了刚刚看到的“新闻”,同时话语中带着几分求证的意思。
“怎么可能,你看错了吧?”起初,于鑫并不相信学生的话。直到所里有人打电话让他参加座谈,他才确定了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让所里职工感到意外的,不仅是白春礼的突然到访,还有一院之长“年味十足”的调研内容。
“所里过年是怎么安排放假的?”“外地职工的回家车票有没有买好?”“值班人员春节期间的食宿问题解决好了吗?”交流中,这些平实而熟悉的家常话成了白春礼关心的主题。
“院长问得很细,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很多问题我们自己都还没有想到。”所长朱永官说,“临别时,白院长还特意给大家拜了个早年。”
在广大科研人员心里,这份“新春之礼”有着特别的温暖。
常态
其实,白春礼在合肥考察结束之前就已决定赴厦门城市环境研究所调研,知情者只有随行的唯一一名工作人员。因此,直到白春礼即将到达时,所里的同志才得知这一消息。
临时准备已不太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少出错误。尴尬的是,“错”还是出了不少。
“我们带着院长去看望在所里工作的外国专家和实验室里的外籍学生,到了5楼却发现人不在,最后跑到2楼才把人找到。”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主任陈伟民有些惭愧,“之后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座谈时椅子不够,临时从隔壁办公室搬来一些,但白院长很体谅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始终笑着应对一切。”
一系列视察活动结束后,为难的事儿又来了——当天的晚饭还没有着落。白春礼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你们在哪儿吃我就在哪儿吃,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自己付钱。”
“白院长是北方人,可能比较爱吃土豆,但食堂打饭的师傅并不知情,只是‘吝啬’地盛了几片。”研究员俞慎向记者回忆说。
尽管此次调研活动让所里的工作人员感到意外,但对白春礼而言,这恰恰是他低调务实的一贯风格。
熟悉中科院院情的人都知道,以白春礼为代表的院领导的调研活动一贯不铺张、不浪费,反对形式主义。为提高工作效率,每个调研环节的陪同参加人员完全根据工作需要决定。
据了解,在白春礼就任中科院院长近三年的时间里,很多研究所和基层单位都经历过类似“措手不及”的调研。
期待
记者发现,对于这样的“突袭”,科研人员感受到的并不是担心与压力,而是由衷的欢迎与期待。
“说心里话,我们喜欢这种不打招呼的调研方式,既减轻了大家的工作负担,又让领导看到了基层院所原生态、最真实的东西。”副所长陈少华说,院领导这种实实在在的调研活动还能为他们指明方向和解决实际困难。
调研中,白春礼实地考察了研究所的仪器测试中心、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围绕制订和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推进“一三五”规划、建设卓越创新中心等重要工作,与部分一线科研骨干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对大家宣讲院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白春礼还特别关心研究所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有关同志反映的研究所引进人才的住房政策等问题,白春礼进行现场办公,积极与厦门市政府有关领导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科研人员要有“十年磨一剑”精神,研究所要建立以创新能力、创新贡献和学术影响力为主要依据的考核体系,“这样才能作出真正有科学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和重大成果产出。”白春礼勉励说。
“过去,感觉很多东西离自己比较遥远,比如‘四个率先’、‘一三五’规划、‘三位一体’发展、科教融合等等。”朱永官坦言,尽管经常听到白春礼在各种会议上发言讲话,但具体到每个科研人员,要真正领悟起来还有一段距离。
“这次不一样了,白院长把‘课堂’搬到了基层研究所,把‘讲台’搬到了我们面前。”于鑫回忆说,在研究所的休息室中,白春礼和科研人员促膝交谈,“不懂的地方我们就直接提问,他那种拉家常式的解读方式深入浅出,让大家对这些宏观概念有了非常透彻的理解。”
朱永官说,这些顶层设计不仅关系到中科院的整体发展,也关系到每个研究所、每个实验室、每位科研人员的未来成长。“现在,问题谈透彻了,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更明晰了。”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14-01-28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