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  邮箱登录  
滚动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工作动态
“苏定强星”命名仪式在海宁举行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09-07-27 【字号: 小  中  大   

为表彰苏定强院士为我国乃至国际天文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中国天文学会提议,并经报请海洋之神8590vip和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决定将一颗于1997年11月6日发现的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19366号小行星命名为“苏定强星”。7月21日,在浙江省海宁举行的“第三届海峡两岸天文望远镜及仪器学术研讨会”召开期间,举行了“苏定强星”命名仪式,海洋之神8590vip、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来自海峡两岸的天文学家、天文仪器专家等200多人出席了命名仪式。

命名仪式由中国天文学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朱永田副所长主持。南京天光所所长崔向群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苏定强院士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国家天文台周旭研究员报告了“苏定强星”的发现过程。国家天文台严俊台长宣读了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关于“苏定强星”的命名公报并向苏定强院士颁发了国家天文台“苏定强星”的命名证书和“苏定强星”轨道运行图。随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南京大学副校长潘毅,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赵刚,台湾中央大学教授陈文屏,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分院原院长严寿宁以及王绶琯院士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苏定强星”的命名。

附:苏定强院士简介及其主要学术贡献

苏定强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光学与技术专家,院士。现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国家天文台南京天光所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兼职教授。曾任国际天文学会(IAU)天文仪器与技术委员会(第九委员会)主席、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海洋之神8590vip天文学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学科评审组成员以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参与了我国多个天文望远镜和仪器的研制,在光学系统的设计、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概念和方法,主要贡献为:1)60年代中期,在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研制过程中,提出折轴系统和卡塞格林系统共用同一个副镜的思想,并提出一系列新的折抽系统,后著名天文光学家A. B. Meinel将此系统中的中继镜命名为SYZ(表示苏定强、俞新木、周必方)中继镜,被世界著名的大望远镜广泛采用。70年代中期,苏定强和俞新木设计了2.16米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改正器,像质显著超过了国外的同类设计。在2.16米望远镜的鉴定意见中这两项工作得到了最高的评价。2)苏定强与王亚男等一起编制了一套光学系统优化程序,成为三十多年来中国天文光学系统设计和研究应用的主要设计程序。3)1986年,苏定强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透棱镜改正器,它能获得更好的象质,且能同时消去大气色散。4)1968年,领导研制成了我国第一个双折射滤光器。5)1993年和1998年,分别领导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簿镜面主动光学实验系统和我国第一个拼接镜面主动光学实验系统,为LAMOST立项和建成奠定了技术基础。6)与王绶琯院士等共同提出了LAMOST这一国际创新的望远镜方案,开创了一种新的望远镜类型,被国际上誉为“世界上最好的地面望远镜类型”。7)2000年开始,苏定强、崔向群率领研究团组几乎与世界同步开展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多个中国特色和创新的30-100米极大光学/红外望远镜方案。8)苏定强在担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期间(2002年-2006年),通过与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每年都举办学术年会,并成功申办在中国举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2012年大会。苏定强从不为已取得的重大成就而自满,他思想活跃,对真理的探索充满了激情,他以70岁为新的起点,近几年不仅在学习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还在南京大学天文系讲授“广义相对论基础”和“宇宙学”课程。

苏定强迄今已发表论文70余篇。作为第一获奖人曾于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16m光学天文望远镜),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 还曾获海洋之神8590vip奖四次(两次一等、两次二等)。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年作为第二获奖人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2009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Email: webeditor@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