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区系、群落组成特点、分布格局与生物多样性和资源蕴藏,是地球海洋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与不断演变的,各有自己特点,是全球自然长期演变的结果;同时,也受人类活动(如渔业捕捞、工业污染、海岸建筑等 )的影响。自然灾害和人类的无度活动常常造成极大破坏与巨额损失,全球变化的影响是不可避免和难以抗拒的,而人类活动的破坏是可以通过一定努力,因而积极投入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各种行动已是迫在眉睫。
中国海域生物物种呈高多样性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全国性大规模海洋与生物资源调查,取得了大量材料标本。中国海海洋生物主要类群已经基本了解,1994年由多位科学家(内有中科院海洋所28位)编写的《中国海洋生物种类和分布》(黄宗国主编)共记录了20067种(应除去化石种808种,实有19257种),其中以中国南海多样性最高,而北部的黄海区系中还因有冷水性成分而使物种多样性增高。全书记载的近2000种海洋生物分隶于5界44门(内后生动物24门),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区系成分,具有高多样性的特点。经过最近十年的继续深入研究,已知种数显著增多。原生、后生动物界主要门类的种数大约增多了三分之一,11个主要门类1994年共记载12018种,到2004年记载总数达到16020种。这些结果进一步显示了中国海域海洋生物物种的高多样性。预计通过当前进行的“908”全国海洋调查研究专项,发现在中国海生存的物种总数还会有显著增多。
但是,近年来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破坏日益加重,特别是严重的开发利用过度(渔业捕捞)和环境恶化(污染),使存在物种总数不断减少,濒危物种明显增多。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显示的数据让人忧
具有丰富的冷水性动植物成分是黄海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球环境长期变化的历史产物。但是,这些冷水群落的繁盛究竟能延续多久,就要看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何。近年来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增高引起全球温度升高,这对冷水性生物群落的存在、发展增加了压力,致使其种群处于衰退状态;而人类活动,特别是渔业过度捕捞和污染,更加重了对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种资源的破坏。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此外,全球变化会使冷水性种类与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隔离。例如黄海的重要冷水性经济种太平洋鲱与日本海的种群已被证明是隔离的;环境长期变化已使同一物种的不同群体失去联系,形成了实质性的生殖隔离、基因交流。这一事实已经表明,黄海冷水种的种群目前已是在衰退之中。
为了推动濒危物种的保护工作,我国在1990年编辑出版了4卷《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2000年起又根据IUC2000年新评估标准进行了濒危物种评估,评估门类显著扩大,包括了高等植物,陆生和海洋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反映出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正在增大,濒危物种数目显著增多。在全国(包括台湾、澎湖及南海诸岛)海域254种造礁珊瑚中,有26种被评估为“濒危”;软体动物中有23种被评估为“濒危”,另22种为“极危”,12种已经“绝灭”;评估的1000多种十足甲壳类(虾、蟹类)中,58种已经“濒危”;被认为是“幸存的活化石”的3种剑尾类(鲎)中,2种为“濒危”,1种“极危”;棘皮动物中有66种被评估为“濒危”;其中最严重的是150种中国产海参类中,竟有53种由于无度采捕而成为“濒危”种;一些过去产量很大的重要经济种、特有种,由于严重过度开发采捕,也已成为“濒危”和“近危”种。硬骨鱼类(海、淡水)中有270种“濒危”,19种“极危”,4种“绝灭”。处于濒危状态的物种主要是高值优质食品如海参、龙虾、对虾、大黄鱼等,有收藏欣赏价值的各种贝壳、珊瑚等,药用的鲎等。无度的采捕,已使多种动物资源枯竭,多样性丧失。
遏制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整个海湾沿岸带生境与物种消失,多样性降低 黄海胶州湾潮间带有丰富多样的栖息地和海洋生物、植物,又是对虾的繁殖育幼场。但由于环境严重污染,加之过度采捕,其沿岸浅水已没有对虾幼苗繁生,而潮间带滩涂的著名长眼蟹滩,蝼蛄虾滩,竹蛏滩……早已荡然无存,甚至连耐污染的小头虫,也难以生存,成为死滩了。
重要渔业资源的衰退 重要经济种、主要渔业捕捞对象由于难以遏制的过度捕捞和繁殖场环境严重恶化——生境破坏而使资源衰退枯竭,渔业难以持续发展。著名的中国对虾是最重要的经济种,1979年黄渤海种群产量超过4万吨,目前减少到总产只有100多吨,被评为濒危种,而南海珠江口种群可能已在野外绝灭。世界知名的舟山大黄鱼捕捞业曾居中国四大渔业之首位,我国20世纪60—70年代主要产区东海的年产量曾接近20万吨,目前已很难捕到。1997—2000年全国大陆架生物资源和环境调查结果表明,整个东海陆架区总资源量只有71吨,表明其资源已经崩溃,故也被评为濒危。
种苗放流资源增殖 在不少大种群经济种因无度开发而沦为濒危种的严重情况下,采用以人工方法培育种放入自然环境、使其利用丰富的天然饵料快速生长、达到商品规格进行资源增殖的办法,越来越受到格外重视而纷纷付诸实践,收到了恢复种群和增产的目的。笔者进行的中国对虾、褐牙鲆种苗放流资源增殖实验也属于此。胶州湾曾是中国对虾产卵场育幼场,每年夏季有大量中国对虾回游入湾产卵繁殖。笔者带领的研究团组,曾在湾内连续多年成功地进行种苗放流增值实验,取得了连续多年的增产效果。同样的对虾增殖实践于1980年在黄渤海曾广泛进行,1986—1992年收到增产中国对虾7千多吨的效果。但是目前,由于对虾种群衰退,在胶州湾及许多海域已很难捕到产卵的亲虾,导致类似的实践难以广泛进行。这种情况都是人类不当和错误行动的恶果,实在令人惋惜。但是,为了摆脱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渔业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境,类似的海洋生物资源增殖行动和事业,应当在可能的情况下广泛进行,以达到增加渔业产量的目的。
(作者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