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津培: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南开大学教授。
10月17日,以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命名的伯苓楼再度焕发异彩,南开教授、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程津培院士做客南开名家讲坛,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金融危机与当前国家创新战略的若干思考》的学术报告。
“今天是我敬爱的母校的生日,从上学到任教,在南开的40多年里我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母校的沐泽。今天是我近10年来第一次向母校汇报工作,以此来献礼母亲的九十华诞。” 程津培如是说。
“金融危机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前国家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部署是正确的,难题完全可以破解。”围绕危机与机遇、问题与对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几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面,程津培娓娓而谈。
溯源金融危机 美国积极应对
谈及金融危机的萌芽,程津培将其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经济困难时期。“克林顿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手段来带动美国经济的复苏,从而导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但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和2001年的“9·11”事件对美国经济造成不可磨灭的冲击,于是美国政府从2001年1月起连续13次降息。”程津培介绍说。
超低的银行贷款、零首付的实行、信用记录的缺失以及美国提前消费的文化传统,造成股市、房市的空前活跃,最终造就了2002年至2006年的房市泡沫,而美联储自2004年6月起在两年内的连续17次加息又引起房价的下跌,于是金融链断裂,次贷危机不可避免。
程津培回忆:“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却未引起太大关注,直到2008年3月贝尔斯登申请破产、7月‘两房’被政府接管、8月雷曼兄弟破产、华尔街五大投行轰然倒塌,金融危机势不可挡地席卷了全球。”
回顾了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程津培将金融危机在美国首先爆发的原因简洁归纳为四条,即过度消费、华尔街大鳄的过度贪婪、无度的金融创新与杠杆率以及金融监管的缺失、失策和信用评审机构的失职。
他认为,以美国为源头的金融危机自然对世界特别是美国影响重大,失业率上升、GDP同比下降、银行倒闭,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
“虽然现任总统奥巴马将用于救市财政赤字扩大到7800亿美元,并采取医保改革、新能源政策、金融监管、企管改革等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但这几项措施实施起来都存在较大的困难,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程津培说,“美国最大的底牌就是印钞或者将美元贬值,这也许的确会对美国经济复苏起积极作用,但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应这样‘变相赖账’。”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也许会诞生一个新的货币体系。”程津培预计。
面对机遇挑战,创新至关重要
程津培指出,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中国无疑不能幸免,然而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也展示出它的强势与稳定。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制定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适度减税……”程津培举例说,“如今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财政税收增多,经济有所回升,世界也认识到全球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机遇已经来到了中国这一边,因为中国经济仍存在两大明显的问题,一是回升基础不稳,‘三驾马车’失衡,二是经济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
程津培说,虽然中国经济正从金融危机中逐渐复苏,但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仍是不平衡的,例如经济增长无法靠投资持续拉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又受制于人、民间消费持续走低、财政增收以一次性居多、股市涨落与基本面脱节等。这一系列问题仍是中国经济复苏的限制。
另一方面,三大产业比例失衡、投入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结构的痼疾,到现在仍未解决。“幸好这些都只是阶段性的,在正确的总体思路和部署下,只要继续建设创新型国家,积极调整国内各不平衡结构,高度重视全球资源整合中的新定位,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相信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程津培说。
他预测,这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技术变革。他同时强调中国进行创新应更加关注基础研究、能源研究、气候变化和医药等领域,并对此作出详细的解释,也介绍了许多新的观点。
报告末尾,程津培以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作结。他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公能’校训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座右铭,我希望与同学们一起科研为公、创新为国。” (张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