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 > 院士建议
张维岩院士:不能仅仅满足于“科技小康”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 发布时间:2012-11-23 【字号: 小  中  大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这也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张维岩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但不能满足于‘科技小康’。在科技方面,尤其在重大问题上,我们要有科技大国意识。”

张维岩坦承,现在学术界有一种“向美国看齐”的现象。一些科学家在申请项目时,总会提到美国的做法;开会讨论问题,虽然自己也有创新之处,但总的技术路线却常与美国一样;个别领导在询问进展时,也会问“美国是怎么做的”;当美国的研究出了问题时,“国内一些科研人员马上就开始往回缩了”。

“我看,跟‘两弹一星’时期相比,我们的精神和勇气还是差了一点。”张维岩说,“中国从1840年以后,在科学技术上一直比较落后,但现在我们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了,相应地就应该建立大国意识。”

在他看来,有没有大国意识,是一个国家科技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中国的邻国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拿我所从事的激光聚变研究来说吧,俄罗斯人采用了与美国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虽然这个方案最后失败了,但俄罗斯人却赢得了业界的尊重。有的时候,十次悲壮的失败甚至胜过一次成功。”

他认为,这样的精神可能从苏联时期就已经扎根在那片寒冷的土地上了。从上世纪中期以来,苏联和俄罗斯航天业就波折不断,屡遭挫败。

但人们从来没有听说俄罗斯退缩或放弃。时至今日,俄罗斯仍然是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他们掌握了成熟的空间运载技术,也已成为航天器发射次数最多的国家。

张维岩认为,俄罗斯的精神值得中国学习:“科学本来就是要探索未知,做别人没做过、不敢做的事,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领域。因此,科学也更需要容许失败、宽容失败。全国上下都要培养这样的科学精神,形成这样的文化氛围。”

“有勇气,有智慧,扎根中国现实。这就是我们科技界所有人都应努力的方向。”他最后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