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海洋之神8590vip > 院史所史 > 编年史
研制成功四种固体组件
半导体所在研制成功超小型硅平面晶体管的基础上,从1964年第三季度起,便开始了固体组件(后来称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到1965年4月,研制成功了四种固体组件,其中一块组件内含有7个晶体管,1个二极管,7个电阻和6个电容。这是中国最早研制成功的固体组件,为中国自行设计、制造固体组件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
选择封丘作为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的试点
黄淮海平原包括冀、鲁、豫、皖、苏五省的平原区,耕地面积三亿二千万亩,占全国耕地五分之一左右。在这片世界上少有的大平原上,降雨多集中于秋夏之交,形成春旱秋涝。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洪水泛滥淤积,平原上到处可见岗、坡、洼地。地面水和地下水排泄不畅,形成大片的盐碱土。频繁的旱、涝和盐碱灾害,使这个地区长期以来粮食不能自给。为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科学院自1965年4月,先后派出土壤所、地质所、植物所、地理所、植物生理所、动物所、南京植物所、遗传所、广州地理所河南分所等9个研究所的70多名研究技术人员,与水利水电科学院、河南省水文地质大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新乡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乡师范学院等单位合作,选择河南封丘进行综合治理的试点工作。
研究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对全县的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初步摸清了封丘县的自然条件、灾害分布、危害程度及生产情况。还在全县设立了7个基点,单项或综合地试验井灌井排、试种绿肥、改良品种等除灾增产措施。第二年在封丘县建立了10万亩井灌井排的试验区,效果显著,使农作物产量逐年上升,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欢迎。除封丘试点外,原拟进一步开展黄淮海平原的区划工作。后因“文革”受阻而停顿。直到1983年,国家才再次把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研究列入重点。
完成中国首次空中核爆炸的测试任务
1965年5月14日,载有核航弹的轰炸机,按时起飞,把核航弹准确地投向靶标,在预定高度爆炸,中国第一颗核航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为完成此次空中核爆炸试验,早在1964年12月,中央专委就向海洋之神8590vip下达27项任务,大部分是第一次核试验测量任务的扩充和改进,要求1965年2月15日前确保完成。由于有了承担第一颗核弹试验测量任务的一套组织计划系统和规章制度,所以工作进展顺利。按时完成了各项测试设备和技术准备,爆炸现场参试成功。
大气层核试验中气象保障是重要因素,尤其是空爆试验场上空需要有几小时的晴朗天气,以利于飞行员投弹。地球物理所承担试验基地的天气形势、高空风廊线和高空云况的准确预报研究任务。院派出了气象学家顾震潮等六人协助试验基地进行气象预报。试验前夕,天气变化无常,对次日晨能否如期试验有两种尖锐的对立意见。顾震潮根据对大量天气图和气象资料的精心分析,果断地预报次日有几个小时适宜于飞机空投的时间。据此,指挥部决定按期试验。而在试验后当天下午即天气骤变。顾震潮的准确预测对保证试验成功做出重大贡献,因此荣立一等功。
根据周恩来总理“一次试验,全面收效”的精神,本次试验中,院有关研究所还承担了核爆炸效应试验,包括材料、元件、器件效应试验和生物效应试验。
承接“和平二号”固体气象火箭协作任务
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的试验过程复杂,投入大。因此应发展固体化、小型化的第二代探空火箭——固体燃料探空火箭。本年4月,新技术局组织力学所、大化所、地球物理所等10个单位联合研制“科—1”小型气象火箭系统,后被列为院重点课题。经过大量试验,大化所推进剂配方初步定型,基本完成固液发动机的研制,并进行了上千次固液燃烧试验;地球物理所设计研制了小型化探空仪,遥测、定位设备。“科—1”总体方案也经过复审。后因“文革” 被迫停止研制工作,但已为固体探空火箭研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1965年5月,国防工办和国防科委决定研制’和平二号”固体气象火箭。由海洋之神8590vip地球物理所负责箭头探测系统(含气象探测仪器、遥测定位设备、电源及仪器舱结构研究)、地面遥测站、雷达定位设备、数据分析处理研究等。地球物理所与五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共同合作,于1967年进行试验,部分成功。1968年4月再试,获完全成功,11月被正式批准定型,并移交工厂进行批量生产。“和平二号”是由两台不同直径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和箭头组成的两级无控制气象火箭。它能将10公斤重的综合型气象探测仪器送到60公里以上高空,对中层气象参数进行综合测量,箭头仪器能安全回收。“和平二号”是中国第二代气象火箭的唯一型号。1970年又承担了第三代小型固体燃料气象火箭的任务,并在院内建成了比较完整、独立、集中的研制试验体系。
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109乙)通过国家鉴定
1958年8月,物理所半导体研究室研制出中国第一批锗高频晶体管,为研制锗晶体管计算机创造了条件。因此,院在组织电子管计算机研制的同时,即着手组织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制(代号109乙机),并在物理所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工厂——109厂,生产计算机所需晶体管;同时组成了109—乙机领导小组,组长阎沛霖、副组长是物理所副所长李德仲,技术负责人蒋士騛。参加协作的除半导体所、109厂外,还有西北计算技术所、武汉数学计算技术所、四机部15所、七机部706所、二机部有关所和高等院校。1958年8月开始总体设计和线路试验工作。
该机为国防科委抓的重要研制任务。1965年研制完成,6月通过国家鉴定。它是中国独立设计研制的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数字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表明中国进入了电子计算机的“第二代”。(第一代指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指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指集成电路计算机。) 109乙机运算速度,定点操作为每秒9万次,浮点操作每秒6万次,所用器材全部都是国产的。与前年研制的119型电子管计算机相比,不仅速度有所提高,机器的器件损坏率和耗电量均降低不少,计算机的平均连续稳定时间也有延长。像天气预报初始方程等比较复杂的算题,在119机上易出错,在109乙机上则比较顺利。该机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提出“有研有产”、“有零有整”的改革方案
到1965年,新技术局归口研究所已有47个,参与尖端技术研究的人员1万余人,连同技术辅助人员、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共3万余人,占全院过半。所承担的任务可归纳为七类:(1)理论研究和机理分析验证工作,为国防部门产品设计、制造提供依据;(2)新技术途径、新方法的探索;(3)为整机配套的工作(如元件、部件、材料的研究、试制);(4)仪器设备的研制;(5)技术会诊(即科技人员到现场协助解决问题);(6)代为培养研究技术人员;(7)推广新技术、新方法。但当时存在的问题是:许多研究成果推广周期长(常因为一些成果属于国家急需,但需要量小、规格特殊,产业部门任务重,难于排上队,不愿安排接产);其次,过去只注意各所分散地为国防部门进行配合性工作,未注意发挥科学院的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也未注意把为国防服务的新技术转移到民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院党组(1965年5月12日经中央批准,改院党组为院党委)组织干部和科研人员讨论后,1965年6月29日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1)院研究新技术的单位,必须作到“有研有产”。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两种做法:一类是中试规模大,而又需要大量生产的产品研制任务,则做到实验室结果,或做到适当放大试验为止,与产业部门实行“接力赛”;一类是需要量小,规格特殊,需要又急的产品研制任务,则要“一竿子插到底”,进行中试,制出实用产品,并可承接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任务;(2)利用院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做到“有零有整”。即一方面要继续承担“零金碎玉”的配合性工作,一方面还要承担“分片包干”的整机任务。这样可以利用研究所已有条件“就汤下面”,节省“另起炉灶”的投资;(3)这些研究所主要为国防服务,也要为国民经济服务。因为,不少为国防服务的新技术,一经转移到民用,就能起到技术革新以至技术革命的重大效果。为落实上述改革方案,院配备了一定规模的试制、装配工厂和工艺技术设计班子。这为以后开展大型综合性的任务奠定了基础。
中央专委批准卫星规划方案建议
已成立的卫星本体组、地面设备组、生物组、轨道组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各自提出了工作设想。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1965年7月1日,院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报告就发射中国人造卫星的方案和加强组织领导等提出了建议。
8月2日,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讨论,原则同意所提方案,并同意在海洋之神8590vip内设立一个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8月中旬,裴丽生召集院内各有关单位负责人开会,传达中央专委的决定,讨论卫星工程的任务落实和组织落实问题。会议议定先成立三个组:(1)领导小组:由谷羽任组长、杨刚毅、赵九章为副组长,共12人组成;(2)总体设计组:由赵九章任组长,郭永怀、王大珩为副组长,共11人组成;(3)办公室:由新技术局一处处长陆绶观任主任,办理日常事务。会议责成总体设计组成立后即着手草拟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方案,提出院内外协作意见,并草拟卫星设计院的组织方案。
组建“156工程处”,研制弹上微型组件计算机
1965年3月,中央专委下达远程导弹制导用的弹上微型组件计算机研制任务(代号156工程)。这台计算机的使命是:根据弹上平台给出的参数,进行实时计算,不断校正轨道偏差,以使导弹严格按照选定的轨道飞行,并在达到预定的速度后,发出关闭火箭发动机的信号,保证精确地命中目标。计算机是制导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可靠程度,关系着运载火箭的成败。
但当时用户提不出所需计算机的设计指标,只能提供计算公式、试验数据和系统要求。这给计算机设计带来了指标选择问题。为此,同年9月,院组织计算所、物理所、电子所、西北计算所、应化所的部分科研力量,集中到北京,组建“156工程处”直属院领导,共同攻关。首先为解决指标选择,做了大量的、细微的计算机数字模拟试算,样机出来以后,又与使用部门共同进行实际运行分析,在当时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大量试验工作很不容易。又由于固体组件正在研制当中,成品率不高。156工程处与半导体所、109厂采取电路研制与工艺密切配合,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提供了所需的组件,保证了第一台组件计算机的调试。终于在1966年8月,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用于空间技术的组件计算机样机,比专委要求的时间提前一年零四个月,得到周总理的表扬。156工程处1968年1月划归七机部;发展为弹上计算机研究所。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是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蛋白质和核酸一起,构成生命现象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若能在生物体外,以化学方法人工合成蛋白质,就有可能为揭露生命奥秘打开一条新的道路。胰岛素是动物胰脏中分泌出来的一种蛋白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仅科学意义重大,还有哲学意义;不仅理论意义重大,还能为工业、农业、医药卫生事业开辟新的天地。中国的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工作,始于1958年12月。当时中国在多肽合成方面尚没有研究基础,合成所需的原料也很缺乏。但科研人员抓住了胰岛素拆分与重组合试验这一关键工作,经过600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59年3月19日,成功地拆分了天然胰岛素的A链和B链。以后,院组织生化所、有机所、生理所、实验生物所、药物所并邀请北京大学师生参加,采取不同方法合成A链和B链,再进行胰岛素A、B链的半合成与全合成试验。1960年以后,精简了队伍,由上海生化所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杜雨苍等;上海有机所汪猷、徐杰诚等;北京大学化学系季爱雪、邢其毅等,合作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工作,1965年9月17日,终于获得人工合成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这一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在多肽和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成果也加速了与胰岛素有关的激素研究和应用,促进了胰岛素的作用原理和胰岛素晶体结构的研究,带动了生化试验与生化药物的发展,是中国基础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方案论证
院卫星研制领导小组和总体组成立后,又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工作,受国防科委委托,于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海洋之神8590vip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方案论证会(代号651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国家科委、有关军兵种、有关工业部、发射试验基地、军事医学科学院和海洋之神8590vip所属单位的代表120名。中科院代表报告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卫星本体方案设计提纲。七机部代表报告了运载工具方案设想。根据四机部的建议,由海洋之神8590vip代表报告了地面系统方案设想。会议就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反复讨论:(1)目的和任务。确定第一颗卫星为科学探测性质的试验卫星,其任务是为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等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必要的设计数据。(2)总体技术方案。总原则是“先进、可靠”,“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各分系统写出了27个专题论证材料,约15万字。但尽管如此,对若干具体的技术要求、指标和实现的方案,有的可以肯定下来,有的又经会后数月的计算、论证、方案复审,才逐步臻于完善。(3)跟踪测轨方案。由于中国不在国外设立跟踪观测站,而中国的经度跨度又有限,因此卫星上天后要抓得住、测得准就很困难。海洋之神8590vip代表陈芳允根据中国国情,采纳了数学所刘易成的建议,在报告中提出中国第一颗卫星的无线电跟踪系统以多卜勒测速仪为基础,以光学跟踪经纬仪为辅,而在卫星入轨点则以雷达为主,比相干涉仪只做实验的方案。会议同意对此方案于会后组织专门班子进行模拟计算。(4)轨道选择方案。
根据会议讨论的方案和会后的工作,1967年12月,国防科委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会议,审定了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方案,正式命名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东方红一号”。1968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任务书。
确定发射卫星要实现“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第一颗卫星总体技术方案要求卫星发射入轨以后,要“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科学院为此做了出色的工作。
“抓得住”,就是要在卫星发射后,不管气象情况如何,都能抓得住卫星(即能够跟踪测量)。当时光学观测技术比较成熟,但光学观测受日照条件、天气阴晴变化和卫星亮度等级的限制,不能做为主要跟踪手段,而无线电观测可以在全天候下工作。因而确定以无线电观测为主,光学观测为辅。当时可供选择的无线电设备有单脉冲雷达、比相干涉仪、多卜勒测速仪。用前两种设备测轨方法比较成熟,但造价昂贵,对地面建站要求高;多卜勒测速仪造价低廉,但对跟踪精度和计算方法无把握。为了摸清情况,海洋之神8590vip组织紫金山天文台赵先孜、张家祥,数学所刘易成、计算所张绮霞等用计算所自行研制的当时国内最快的119机进行模拟计算。经三个月的努力,摸清了情况,肯定了陈芳允提出的跟踪测轨方案。这一方案体现了中低轨道卫星测轨系统的中国特色。
“看得见”,即在地球上的观测人群能用肉眼看见卫星。卫星由七机部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它是一个三级火箭。最初选择的发射方向接近正东。火箭第一级工作完毕后坠落在内蒙古,第二级坠入太平洋,第三级在中国东北地区上空点火,和卫星一起进入轨道。这样卫星轨道倾角只有42度,卫星对地球表面覆盖面积小,欧洲、北美许多国家都看不见。科学院研究人员经过艰苦努力,1966年4月,提出把轨道倾角增大到70度,发射方位改为东偏南,火箭第一级坠入甘肃省,第二级坠入南中国海,第三级在广西西北部上空和卫星一起进入轨道。这样虽然卫星的重量有所减小,但全球有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第一颗卫星。火箭设计人员又在第三级火箭上加上“观测裙”,可使末级火箭的亮度提高,便于人们观看。
“听得到”,即让全国和全世界都能用一般的收音机收听中国第一颗卫星发送的声音。《东方红》乐音的接收、转播系统,是中国第一颗卫星独有的系统。产生悦耳动听的东方红乐曲,不是靠录音机,而是用电子线路产生复合音。采用这个方案,可靠性高,工作寿命长,消耗功率少,乐曲嘹亮悦耳。然而试验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中,如果技术上出现对乐曲的扭曲、失真,科研人员要承担政治风险。他们反复试验,精益求精,终于完成了任务。
安排研制卫星仪器舱底座和密封圈
“东方红一号”卫星外形为球形多面体。仪器舱为圆柱形,安装在卫星中部。在舱罩与底盘的连接部位装有密封圈,以保证仪器舱的密封。仪器舱底座是卫星的主要承力结构件,也是卫星与运载火箭连接的重要部件。它既承受卫星自身的重量,在发射过程中,又要承受运载火箭的推力。根据651任务总的安排,本年向化学所下达了卫星仪器舱底座和卫星用密封圈的研制任务。
仪器舱底座,采用了当时国内、国外都属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由于底座结构形状复杂,制造上有一定难度。该底座经“东方红一号”卫星使用,承受了卫星的主要载荷,且经历超重、噪声、空间辐照等严酷的环境,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第二颗卫星“实践一号”上,也使用该底座,承载重量有增加,底座仍完成了承载任务。
该所研制的密封圈,用于卫星,经地面检漏、飞行试验,情况均良好,实际性能优于设计指标许多倍。特别是“实践一号”在轨工作寿命达八年之久,仪器舱的密封性能,一直能满足仪器工作的需要,是卫星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初未曾估计到的。
及时安排有机和无机温控涂层
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在太阳直接照射、地球热反射和地球红外辐射加热的作用下,卫星表面温度可高达100多摄氏度。而当卫星处于地球阴影区,不被太阳照射和地球反射加热时,卫星表面温度可降到零下100多摄氏度。在这种冷热剧烈交变的状况下,卫星上的仪器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会被损坏。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以保证卫星仪器舱内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温度环境。在国外早期的卫星中,因温度控制设计不周,导致卫星飞行失败是常有的事。根据发射人造卫星的需要,1965年,院及时安排有机所和硅酸盐所分别研制有机温控涂层和无机温控涂层。有机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一种高辐射有机温控涂层,涂于卫星壳体的内表面,以起绝热作用;硅酸盐所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成用于卫星外蒙皮的无机温控涂层,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案,这在当时,国际上认为是不可实现的技术难题,但该所获得成功。两所分别为“东方红一号”卫星采用自然平衡的被动式温度控制方案做出了贡献。
以后,这两个研究所,分别形成了有机温控涂层和无机温控涂层专业研究队伍,并至今针对中国发射的全部各类卫星的不同要求,研制和全量供应稳定可靠的、各具特色的涂层材料。人造卫星用无机温控涂层和有机温控涂层,于1980年和1981年先后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创立有限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用于解椭圆型方程问题的一类数值方法。特别适合于几何、物理上的较复杂的问题。
1959年,计算所计算数学研究室承担了一系列水坝建设中的大型弹性力学计算任务,为了克服传统计算方法中的困难,在冯康指导下开展了椭圆型方程计算方法的系统研究。在国产大型计算机上,经数年摸索、比较试算、深入分析,终于在1964年创立以变分原理和剖分插值为基础的有限元方法(当时命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方法),形成标准的算法形态,编制了通用的有限元程序,及时地解决了中国最大的刘家峡水坝应力分析等的计算问题。1965年又在极广泛的条件下证明了方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给出了误差估计,从而建立了方法的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其总结性论文《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和《按位移解平面弹性问题的差分方法》于1965、1966年先后发表于《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这项研究成果是当代计算数学与计算力学的一大成就,开辟了新的学术方向,也导致了极其活跃的后续发展。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普及和推广应用,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1982年获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
五六十年代西方也提出并发展了有限元法。但冯康等的有限元方法是独立于西方的发现。只是由于文章发表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该刊无外文版,也不出口。改革开放后,这一成果才被国际学术界所了解,并得到高度评价。美国、法国、日本一些学者公正地承认:中国学者在对外隔绝的环境下独立创造了有限元方法,在世界上属最早之列。冯康在数学发展中的地位因而也倍受国际关注。
人工合成大单晶云母
云母具有耐高温、耐化学侵蚀、透明、良好弹性和可剥性等许多宝贵特性,可做微波速调管的窗口、红外输出窗口、原子核裂变探测器的窗口等,是电子工业、国防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优良绝缘与介电材料。世界上天然优质云母产量很少,中国已查明的天然云母资源不足。为满足国内对云母的需求,硅酸盐所自1959年末就开始进行合成云母研究。1961年用“内热法”(把配料装在有一对电极的容器内,借内部电阻热使配料熔化后,缓慢冷却制得)合成云母。合成产品不但具有天然优质云母的一切特性,而且比之具有更好的穿透红外线的能力和更高的耐热性能。但用这种方法合成的云母碎片多,为满足对大面积单晶的要求,从1962年起,该所又进而开展“晶种法”合成云母(用小块云母单晶体做为籽晶,使其长成为大块云母单晶)的研究,经过四年的努力,于1965年取得重要进展。连续多次在实验室稳定合成了大面积的云母单晶,最大的可达40平方厘米。在11月召开的全国人工晶体会议上受到较高评价,认为这项工作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大面积人工合成氟金云母单晶的生产工艺技术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合金铸造空心涡轮叶片通过试车
高速飞行的飞机都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工作效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涡轮进口处温度的最高容许值。所以不少国家都进行高温合金材料的研究。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飞机速度由每小时300公里,发展到每小时2000公里,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相应地需要增加几十度,单靠改进高温合金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如能把不易冷却的实心叶片改造成容易进行冷却的空心叶片,将可能改善其性能,提高涡轮进口温度的最高容许值。
早在1958年,金属所师昌绪、胡壮麒等就进行铸造涡轮叶片的研究。1963年研制出K17铸造镍基高温合金。1965年3月,国防科委航空研究院提出空心涡轮叶片任务。尽管当时国外空心叶片的研制工作尚处在开始试车和试用阶段,十分保密,国内科研人员对国外进展毫不知情,但由于有技术贮备,当发动机设计单位提出要求时,该所组织了上百人的任务组,与有关单位合作,克服了型芯的选择、脱芯、测壁厚、防护涂层及冶炼中的若干难题,很快就在实验室研制出多孔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冷却效果达120摄氏度。1965年11月,通过第一次地面试车,不久又试飞成功。使中国采用这种技术比美国只晚五年,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铸造合金涡轮叶片的国家,而早于苏联和英国。这一成果大大缩短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由于“文革”的干扰破坏,以及中国在科研成果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致使这项重要成果直到1978年年初,才由冶金部、三机部联合召开鉴定会,通过合金空心涡轮叶片材料的鉴定。
这种空心叶片一直用于中国几个先进机种的发动机上,1979年定型。此外,该所还用这种铸造合金制成舰用发动机的一级涡轮叶片,并通过试车。1972年,该所朱耀霄等还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制成功K38抗热腐蚀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并制成发电用燃气轮机的一级涡轮叶片,通过7000多小时运行考验,制成的工业用燃气轮机机组运行正常。该项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决定将科仪厂扩建为卫星总装厂
科学仪器厂建于1958年。适值院卫星研制的初期阶段,当时就曾安排该厂承担卫星有关加工任务。为此,1959年曾用24万美元从瑞士、西德、捷克引进数十台精密加工设备;1962年将院四个配套厂之一的0306厂(自动化所筹建)的12800平方米厂房调整给科仪厂,做为一号厂房;另有1962年设计、1964年交付使用的二号厂房,共8800平方米,全部集中空调,还具有7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间。在这里,1964年8月,建立了附设在该厂的海洋之神8590vip北京计量中心,设有长度、电学、无线电、力学等计量室,为国家二级计量单位。它为卫星研制的质量保证体系奠定了基础。院领导还亲自出面,请一、二、三、四、五机部和通讯兵部,从上海、太原、沈阳、张家口、北京等地抽调了老工人和科技人员支援建厂。
中央专委正式批准651任务后,为了满足651任务的需要,1965年底,决定进一步对该厂改、扩建,使担负起卫星总装厂的任务。
首先在一号厂房建立温控涂层工艺、大面积镀金工艺、星体封头成型工艺、卫星蒙皮焊接工艺等试验室,以适应卫星有关试验、加工任务。同时决定,除先在二号厂房进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装外,立即扩建3000平方米的卫星总装车间。该车间于1967年12月建成。
到1967年底,全厂职工已达1230名,其中科技人员415名,技术工人630名,机床设备300余台,生产用房面积25000平方米,总核资2000多万元。科仪厂的改、扩建为中国第一颗卫星研制计划的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此外,1965年在三线建设中,还决定建卫星零部件和仪器加工厂(508厂)和卫星总装分厂(518厂),头两年初始投入就超过千万元。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