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201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汤钊猷
生命科学奖
发布时间:2012-06-06 来源: 【字号:  
 

汤钊猷,1930年12月出生,国际著名肝癌研究学者,肝癌早诊早治奠基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首批院士,美国和日本外科学会名誉会员。现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科大学校长。

他在国际上最早系统提出“亚临床肝癌”概念,主编英文版《亚临床肝癌》专著,国际肝病学奠基人Hans Popper称“这一概念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它使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提高一倍,使肝癌从“不治之症”向“部分可治之症”转化。近年来又投入“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在国际上最早建成转移性人肝癌裸鼠和细胞模型,并成功用于肝癌转移的研究。2次任国际癌症大会肝癌会议主席,90余次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演讲,主办7次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并任主席。任11本国际杂志编委,2本亚太区杂志主编。主编专著9本,参编国际专著16本。发表SCI肝癌研究论文288篇,被引用6759次,在肝癌领域全球排名第3(大陆第1)。1979年获美国癌症研究所“早治早愈”金牌,由此奠定了我国在肝癌研究领域的国际地位。以第一作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医学科学奖,中国工程科技奖,吴阶平医学奖。还曾获白求恩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培养并已毕业博士生59人,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获奖项目摘要: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转移的研究

1. 主要内容:

开创肝癌早诊早治先河 40年前国外虽发现甲胎蛋白,但未证实有早诊价值。汤等发现肝癌有无症状“亚临床期”,首创甲胎蛋白动态分析作诊断,局部切除使伴肝硬化小肝癌切除安全实施,5年生存率倍增,主编《亚临床肝癌》英文专著。项目提供了简便易行、效益高的手段。

最早建成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和不同转移潜能和靶向的细胞系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汤等首先解决了研究癌转移的平台,从土壤(微环境)可能影响种子(癌)特性出发,创用3项新技术,建成转移模型,全球推广。筛选出干扰素,已使病人受益。这两个项目均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现免疫炎症微环境对转移的重要影响提示癌转移防治还要针对微环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创新点:

发现无症状的亚临床期肝癌,并创用甲胎蛋白动态分析诊断,提出局部切除代替肝叶切除降低手术风险,提出再切除治疗亚临床期转移复发。

发展“种子与土壤”学说,从“改造土壤可诱变种子特性”出发,创建肺克隆体内纯化筛选,体内外交替培养和定向(肺或淋巴结)逐级筛选3项新技术,建成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转移潜能和靶向不同细胞系。

首次发现癌周免疫炎症微环境对转移的重要影响,提示干预微环境防治转移的新途径。

3. 重大科学意义:

项目抓住提高肝癌疗效两个关键:早诊早治可短期使病人获益,已大幅度提高疗效;转移研究可远期使病人受益,已初见效果。

1)“小肝癌研究”用国外新技术(甲胎蛋白),加上3项临床创新,通过实践(手术、随访)反复验证,获得国外所无,为肝癌提供了简便易行、大幅提高疗效的办法。

2)“人肝癌转移模型系统及其应用”从过去未被注意的改变土壤(微环境)以影响种子(癌细胞)入手,创立3项新技术,经反复实践,获得国外所无,对研究转移机理和筛选药物有较大价值的成果。

3)发现癌周免疫炎症微环境对转移的重要影响,提示转移防治不仅要针对癌细胞,还要针对微环境,为临床提供改变微环境防治转移的潜在前景。

4. 作用与影响:

小肝癌研究使手术切除的5年生存率倍增,获得大量长期生存的病人。国际肝病权威Hans Popper称这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重大进展”,获美国“早治早愈”金牌。

用转移模型筛选药物,其中干扰素临床证实可预防转移。模型被全球162研究机构/次索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这“是研究肝癌转移和识别抗转移药物的第一个模型”。国际顶级杂志评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证实癌与微环境协同作用促进癌发展,并提供肿瘤生物学全新视野。

关闭窗口
© 1996 - 2012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