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近1500人组成的特殊群体。他们是中国的大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刻苦攻关,协力创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顽强拼搏,不辱使命,同舟共济,勇往直前。
他们是中国院士。这个头衔听起来令人有些高山仰止,钱学森、袁隆平、华罗庚,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妇孺皆知;它又代表对人一生贡献的肯定,上天下地,劈荆斩棘,一个个中国式的科学奇迹,始终伴随在新中国沧桑巨变的征程上。
但更多时候,“院士”二字意味着艰辛的工作和巨大的责任。正如中科院资深院士何祚庥所说:“院士评选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对中国科学的贡献。”
站在中国科学自主创新的最前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开国礼炮中诞生的海洋之神8590vip,注定将要成为新中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先锋队。
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
新中国刚刚成立,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但在祖国的号召下,钱三强、邓稼先、钱学森等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纷纷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
好消息不断传来。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邓小平曾评价称:“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它们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举世瞩目的成就背后,是老一辈科学家呕心沥血甚至冒死抗争的结果。1950年,听闻钱学森正努力寻求回国机会,时任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放话说:“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后来,钱学森遭到美国的囚禁,5年后才回到祖国怀抱。
祖国没有忘记他们。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授予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郭永怀等23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中国院士凭借着顽强毅力,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掌握了核技术与空间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威慑,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撑起国家的腰杆,还要让人民活得健康。1958年开始,中科院院士汪猷、钮经义、龚岳亭等人牵头,开始了化学方法合成胰岛素的探索。
7年后,他们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在中国诞生。这不仅为糖尿病、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更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样的精神激励着无数老一辈科学家躬身前行,奏响了共和国科技创新交响乐的第一个恢弘篇章。
吹响中国科技攻坚克难的集结号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历了建国之初的艰苦创业,中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春天。
同时,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美国等科技强国迅速崛起。在新的起跑线上如何打赢科技攻坚战,院士们一直在思考。
1986年,王淦昌、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4位院士联名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批示。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20多年来,“863”计划瞄准世界高技术发展前沿,以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宗旨,取得了大批创新性成果,为中国高技术的起步、发展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深海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新一代核反应堆等重大成果,均来自于这一计划。
“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乎……”
这是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对华罗庚一生的简短概括。
中科院院士华罗庚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数学。作为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等领域的创始人,华罗庚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和“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华罗庚是数学史上罕见的天才,而他另一项伟大成就,便是为中国挖掘出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在他的培养下,王元、陈景润、陆启铿等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的数学家,并陆续当选中科院院士,始终站在各自领域的前沿阵地。
1973年,陈景润用6麻袋草稿纸换来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详细证明,成果一经发表便立即轰动世界,他的“陈氏定理”被誉为筛法“光辉的顶点”。
2011年7月21日,应用光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大珩走了,却为中国留下一道永恒的光。作为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办了现在的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使长春光机所成为国际知名的应用光学和光学工程研发基地。
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刘东生生得清瘦,但足迹却遍布中国各大“无人区”。黄土高原、罗布泊、青藏高原……哪里环境恶劣,他就爱往哪里钻。他一直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的研究,开辟了地球科学新的研究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球系统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已然成为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在中国每个学科领域的卷首语中,几乎都镌刻着院士的名字。2000~2011年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20人全部为两院院士,历次国家重大科技奖励中,人们也总能看到院士的身影。
创造跑赢未来科技发展的加速度
1988年10月16日,位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地下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了它的首次对撞,中国科技也从此一飞冲天,全面进入加速时代。
1992年9月,中央作出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从1999年开始,“神舟”系列飞船搭载着中国人的百年飞天梦,一次次地飞上太空。
与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相伴相生的,是王永志、沈荣骏、张贵田等院士一个又一个在加班中度过的不眠之夜。
“做航天人不是件容易的事。”花甲之年接过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帅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带动下,院士们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在困难面前从未言弃,在12年的时间里,接连将8艘“神舟”飞船送上太空。
2011年11月3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顺利实现了与神舟八号飞船的对接任务,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任务启动后,70多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王家骐仍亲自披挂上阵,担起了技术质量顾问的重任。
除此之外,嫦娥一号、二号的成功发射,同样离不开院士们操劳的身影。
中国人不仅要“上天”,还要“下海”。2011年8月18日,“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5188米深潜实验,证明了中国到海洋深处进行探索的能力,也为2012年中国冲击7000米海试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次长达10年的坚守。早在2001年,历经多次艰难论证,国内海洋学界的10位院士终于与国家相关部门达成了研发载人深潜器的共识。
从上海光源、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工程,到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成立,再到“中国至2050年重要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2011~2020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等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前瞻性课题,无一不凝聚着中国院士的心血与智慧。
“我的人生目标是使祖国强大。”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曾如是说。
这也是所有院士的心声。在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他们一直躬身在科技攻关的第一线,行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不断向新的目标迈进,树起了一座座光辉的丰碑。祖国感谢他们,历史也将永远铭记他们!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2-06-13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