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和15日上午,地学部举办专题性学术报告会,12场学术报告包括9场新当选院士学术报告、2场专题学术报告和1场外籍院士报告,其中外籍院士学术报告在海洋之神8590vip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题目为A Tale of Two Cratons:Tanzanian and North China,由外籍院士鲁德尼克教授报告华北克拉特和坦桑尼亚克拉特的研究进展。
周忠和院士作了“鸟类早期演化新知――基于中国的化石证据”学术报告,报告基于已发现的鸟类化石证据,阐述了近年来取得鸟类早期演化方面的主要进展,揭示出早期鸟类演化奥秘。
舒德干院士作了“澄江动物群研究的几个主要科学发现”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澄江动物群是显生宙第一个特异埋藏化石群,其软躯体化石记录发现了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昆明鱼目及其它们的近祖们所构建的后口动物亚界的框架模型,成为了解生命演化史上重要的创新里程碑。
刘丛强院士作了“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流域侵蚀与C-N-S相互作用”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流域侵蚀与C-N-S相互耦合模型,流域C-N-S耦合循环及其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是我们理解全球变化和碳循环、建立全球碳-气候变化耦合模型的核心内容。
郭华东院士作了“全球变化科学卫星研究”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全球变化背景下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需求、发射计划和研究进展,对地观测技术在这一重大问题上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将充分发挥快速、宏观和实时观测的优势。
傅伯杰院士作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方法”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基于直接观测和基于模型的两种景观格局-过程的耦合模型,解释了景观格局-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尺度效应机制。
石广玉院士作了“K-分布大气辐射模式”学术报告,报告基于大气辐射及其计算方法原理,阐述了K-分布大气辐射模式及其应用意义。
焦念志院士作了“海洋固碳与储碳”学术报告,报告基于海洋浮游植物光合固碳原理,论述基于惰性DOC(RDOC)生产的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 MCP)储碳机制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万卫星院士作了“电离层经度结构WN4与非迁移大气潮汐DE3的耦合研究”学术报告,报告基于控制模拟方法,阐述了大气波动垂直传播与电动力学两种WN4-DE3耦合机理在不同太阳活动条件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近地大气波动的能量可以以不同形式耦合到电离层高度,并对电离层及背景热层产生显著影响。
龚健雅院士作了“GSW:一种面向网络服务的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GSW的概念框架和主要技术,GSW借助高智能中间件实现了从空间数据、处理软件、传感器到地学知识的多源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提供异构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在线服务。
杨元喜院士作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及其应用”学术报告,报告阐述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背景、步骤、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讨论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对全球用户的贡献,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应用,分析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陶澍院士作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与归趋”学术报告,报告从基于多环芳烃排放、大气传输与呼吸暴露风险,介绍了全球多环芳烃排放清单、多环芳烃长距离输送和残留结合态多环芳烃的释放的最新研究进展。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