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当晚19时14分,卫星与上面级分离后,太阳帆板顺利展开并对日定向,目前状态良好,取得了2016年系列航天发射任务的“开门红”。
该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抓总研制,属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在星间链路、星载原子钟和下行导航信号等方面采用多项新技术,是中科院继2015年3月30日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首发星以来,发射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该星同时是我国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该卫星与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均采用了中科院导航卫星专用平台,突破了轻量化框架面板结构设计、单独星敏感器定姿、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等技术;基于该平台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已在轨工作十个月,表现良好,充分验证了框架面板式结构设计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有别于以往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突破性地实现了“时频无缝切换技术”,可将钟组之间的切换速度提高到皮秒级。另外,由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基于0.13微米SOI工艺的“新微芯安全芯片”也在该星上首次搭载使用,面向空间辐照的高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有望迈出“质的飞跃”。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作为卫星系统总体单位,联合中国电科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和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电子学研究所、上海天文台、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光电研究院等三十多家单位,集智攻关,协同创新。后续,围绕2018年服务“一带一路”,2020年建成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建设目标,中科院导航卫星研制团队将精心组织,连续作战,为北斗全球系统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点火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