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聚焦科教
周忠和委员:科学家如何面对科技议题“破圈”
发布时间:2021-03-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胡珉琦 张思璇 【字号:

  社交媒体时代,科研诚信、科技伦理这些原本被认为只在学术圈内部讨论的话题,频频“破圈”,“网红”“人设”“粉丝”也开始跟科学家沾上边。这意味着,科学的神秘感消失了,科学家这个职业更受人关注了。

  但在公共舆论场,大众对科学的评判,常常与学术圈内部不同,这也让一些科学家在面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时,感到不适。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院士周忠和,探讨科学家该如何应对科技议题的破圈。

  《中国科学报》:科技界的议题越来越容易破圈,被带到公共舆论场,受到公众的评论,您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周忠和:互联网时代,科学被评论就是一种趋势,它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面是,科技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科学家被社会更多关注,更容易获得支持;不好的一面是,科学可能会被误解。科学有它自身的特点,研究要保持独立,学术评价也需要独立,一旦受到社会舆论干扰,对科学的判断可能出现偏差,有时候也会助长部分科研人员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是否是科学共同体必须要面对且适应的现实?

  周忠和: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这个事实已经无法回避。其实这不是一个新的现象,科技史上屡见不鲜,只是现在更多了。

  如果大家看过《抗生素的故事——一颗改变人类命运的药丸》这本书就会知道,这颗小小的药丸背后,涉及到一段科学、政治、经济、社会互相融合的历史,反映了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互动的复杂过程。因此,很多科学问题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科学圈内部的事。

  只不过,有些科技议题是主动破圈的,有些则是被动的。被动出圈的,经常是因为公众对此感兴趣,认为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主动破圈的,可能是科学家需要传播自己的科研成果。尤其在西方,科学家要想获得资助和支持,必须主动向政府、企业、社会推广自己的工作,从而获得认可。

  无论主动还是被动,科学界都应该去适应这样一种客观现实。说到适应,生物演化论中的“适应”是被动的,主要是自然选择造就的结果。而我们人类的“适应”,更多的是主动为之。

  主动适应,积极与政府、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网络,其实是个正面的事情,科学界不能坐等别人来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幅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这正是科学共同体一次次跟政府提出建议、讨论、沟通,还有媒体的关注和传播,这些共同努力换来的,这就是一种科学与社会的互动。

  《中国科学报》: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科学界需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吗?用什么方式回应?

  周忠和:总体而言,回应是必须的。科学家要有耐心,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但也不能刻意讨好,这样反而会失去科学的权威性。无论什么时候,科学界的言论都要具备权威性和专业性,这是科学家的看家本领。

  但有时候,科学家不回应也是可以的。其实,除了科学界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也具备科学素养,比如主流媒体的科学记者,还有一些严谨的科普自媒体,他们了解科学的进展,懂得科学的规律,应该承担起科学传播的责任。再者,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学者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回应公众对科学的关切,因为很多科学议题与科学社会学、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总之,应该有更多元的力量来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

  《中国科学报》:社交媒体时代,科学家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红”,拥有粉丝、被立“人设”或是遭遇误解,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周忠和:科学共同体保持多样性很重要,我们不必对“网红”大惊小怪。这总体上是件好事,科学只有被更多人关注,才能发挥影响力,反映社会良好的科学氛围。

  但是,不同圈子的价值判断对“网红”的认可程度是不一样的。就拿做科普这件事来说,有些科学家做科普出圈了,在网络上有了一些名气,甚至成了“科普明星”,但回到学术圈,有些同行会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科普做多了没好处。事实上,我们不能用学术圈的评价标准来看待科普这件事,这是两套价值体系。

  可正因为不同圈子的价值判断可能有冲突,我一直提醒年轻人,学术积累是根基,做科普还是要严谨,量力而行,不能被名利绑架,否则一不小心可能砸了饭碗,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反过来,资深科学家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不妨多做一点。

  如果科学家想要“出圈”,我认为也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你在获得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也会相应地承受更多的压力。互联网时代,出名不难,出丑更是很容易。

  《中国科学报》:在科学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您对科学家、公众、媒体有怎样的期待?

  周忠和:首先,这三者要懂得角色互换,这样才能加深理解和沟通。

  对于公众,最重要的是提升科学素质,因为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科学精神。

  对于媒体,我认为现存的一大问题是容易夸大,一边倒,缺乏不同的声音,这样的科学报道是不客观的。即使是因为受访者本人夸大,媒体也要明辨是非,多方求证核实。不夸大成果,不回避争议,注重科技伦理问题,这是媒体在科学报道中需要提升的。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网络热炒的事件,如果没有主流媒体的介入,是持续不了多久的。这说明,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媒体人要有这样的自觉和责任。在科学议题上,公众还是相信权威的、专业的报道的。

  对于科学家,不管身处哪个圈子,都要保证自己的专业水准,要有诚恳的态度,坚持科学精神,保持学者底色,不忘学术初心。所谓科学家精神,并不因为你是科学家,就天然地具备。

(责任编辑:阎芳)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