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院士袁亚湘
全国政协委员、院士段树民
全国政协委员、院士崔向群
全国政协委员、海洋之神8590vip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
全国政协委员、海洋之神8590vip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柏春
编者按
近几年,科技议题时常进入社会领域并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科学家也成为公众品头论足的对象。在大科学时代,特别是在新媒体的加持下,象牙塔中的科学走到了聚光灯下。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走进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对科学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科学家该如何应对?媒体在其间又该如何扮演好角色?就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了多位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报》:科技界的议题越来越容易“破圈”,被带到公共舆论场,受到公众的评论,您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
袁亚湘:我想应该是好事。首先,这表明公众对科学技术很关注、也感兴趣。这也说明公众认为科技相当重要。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很高兴看到科技方面的议题受到公众关注,这既肯定了科技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科技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处理这类事情必须要非常小心。针对科技方面热点话题以及敏感话题,如何纠正一些错误的观点、澄清事实、消除误解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科学家非常希望看到通过科技方面的热门话题激起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的重视,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利用公众广泛关注的科技界的热点议题,科学家借机传播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让公众了解相关的科学技术问题以及重要意义。热点议题为科学普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段树民:首先,公众对科学问题的关心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但同时,科学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的时候,别说普通公众,就是本领域之外的科学家都难以判断。
所以,这种公共讨论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那就要看我们各方能不能塑造一种舆论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让真正了解这些非常专业的科学问题的专家,能够没有顾虑、没有压力地去调查、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并通过权威的、有公信力的平台将这些过程和结果告知公众。如果能做到这样,我认为公众讨论科学是好事。
崔向群:如果是科技界非常专业的问题,且还在探索中,公众对此不能起更好的帮助作用,就最好不要带到公共舆论场。
如果是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比如雾霾形成机制、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可以带到公共舆论场,这种关心也是好事。
公共舆论场是一个比较好的科普宣传场地,是科技界跟公众交流的机会。
徐旭东:科技界议题“破圈”是好事还是坏事得分开来说。比如量子计算这样的话题被公众讨论不是坏事。公众关心科技进展,这是做科普的好机会。同时,财政支持的科技项目也有义务向公众普及新知识。公众评论可能有许多偏差,但是这个毫不奇怪。科学家拿了纳税人的钱做事,那就有义务向公众说清楚做了什么、意义是什么。
至于举报论文造假这样的事件,理想的情况应该是通过适当渠道,在专业范围内查证。目前的状况显然不理想,需要深思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只关注谁举报或举报谁,并不能解决问题。
张柏春:网络既可以用于正义发声,也可能成为发布错误信息的工具,两种功能都有,是“双刃剑”。因此,我认为,科学议题“破圈”有利,也有弊。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这一现象是否是科学共同体必须要面对且适应的现实?
袁亚湘:这个显然是必须要面对的。我们没法逃避,也不应该逃避,而是应该积极面对。时代在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新媒体等发展日新月异,人和人之间交流,特别是年轻人互相之间的交流更加依赖新媒体等线上的传播。科技议题被带到公共舆论场的情况,将会越来越多。我们应通过媒体等各方面的渠道,进行解释和引导。
段树民:是的。说到底,科学家做科研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不管面对怎样的舆论环境,他都有责任去科普,去跟社会互动。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能让科学家更好地发挥作用。
崔向群:肯定是难免的,科学家不可能完全“封闭”起来。所以我们的科研机构每年有开放日,就是让公众了解科学家和科研工作。
徐旭东:是的。重大科技进展都是科技队伍主动通过媒体报道出去的,应该说科学界本身也希望公众关注他们新取得的进展。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新技术,譬如转基因育种,还有像疫病、疫苗这样涉及公众健康的问题,就更应该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了。
张柏春:这种现象并不以科学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科学家必须理性面对。科学家可以借此传播知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享受它所带来的好处,同时也得面对不科学或不实的信息,承受质疑或误解。从科学家自身来说,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说话严谨、负责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中国科学报》: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公众,科技界需要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吗?用什么方式方法回应?
袁亚湘: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也注意到,近期网络上有不少关注科学家工作的事例。有些一线科学家工作很忙,可能的确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回应。网上给出的一些信息又可能不是那么准确,导致信息失真,没能把真正该让公众知道的知识、背景、事件告诉公众。
我认为,媒体应该采访真正权威的专家。科学技术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科学家大多不愿意对热点问题轻易地进行评述。
不少媒体朋友对我抱怨说很难请到科学家发声,我想主要问题是媒体没找对人。遇到热点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听取真正权威而且热心做科普的专家(这样的专家还是有的)的意见,真正能够把相关事情介绍得清清楚楚,给公众一个准确的介绍,这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希望媒体能够重点介绍热点事件背后的科学技术问题,包括与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事件涉及的科技成果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等。我呼吁媒体不要去炒作科技事件,更不要像炒作演艺界的明星那样去炒作科学家。希望媒体的朋友记住:科技热点是科学技术成果而不是科学家。
段树民:需要。对于科学问题科学家不发声,公众就以为谣言是真的。
在这方面,我觉得张文宏是个很好的例子。他说话既不过头,又让老百姓容易理解,值得其他科学家学习。当然,这样的人确实也比较难得。
崔向群:这就更体现出科普工作的重要性,越是面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公众,就越需要更好地回应和做好知识传播。同时,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家做好科普是使命和责任。
徐旭东:需要积极回应。实际上不仅是广大媒体和受众,即便是科学界内部,也并不都能理解其他专业的前沿进展。不能说没受过专业训练就没有关切和知情的权利。科学家团队和专业的传播队伍要动脑筋把深奥的道理向公众说明白,既形象又经得起推敲,这也是一项本领。
张柏春:总体来说,科学家是要回应,但似乎不必一一回应各种问题。
科学家在本职工作以外的精力是有限的。更何况,当下的媒体环境还存在一些缺陷,有的专业人士可能被无辜地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他人宣泄情绪的对象。此时,谨言慎行,甚至保持沉默,也许就是好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些科学议题涉及到具体的机构、组织。有关机构、组织出面回应公众的关切,可能更加合适,有时很有必要。
新媒体时代,科学家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网红”,拥有粉丝、被立“人设”或是遭遇误解,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袁亚湘:在一些重大的、公众广泛关注的科学事件中,有些科学家可能会被公众误解,我觉得这很正常。我认识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对自己遭遇误解这一事实能接受。事实上,任何人都可能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误解。
遇到这种事情,做科普还是很重要的。公众之所以会有误解,就是因为对所关注的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由于信息不充分而产生一些猜疑。
公众也要理解科学家关注的和专长的是科学问题,而不是行政决策。我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来为科学家说话。我也希望,媒体在宣传这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也应该理直气壮地保护科学家,尽量不让他们受到误解。
段树民:科学家“享受”了明星的“待遇”,但显然科研工作与明星的表演工作有很大差别,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不容易去评判的。部分公众热捧科学家,可能更多地源于后者的个人魅力而不是其专业能力。
对某位科学家过度热捧或不由分说地谩骂,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对于很多问题,科学界内部也要经过长时间讨论才能搞清楚。而现在的舆论太急于下结论了,这本身与科学家从事的工作也是相悖的。
我觉得在这方面,媒体有一定的责任。一些媒体并不真正了解科学家这个群体,也对一些科学问题缺乏判断力,一味追求流量而追捧极端的观点、说过头的话,对公众舆论会造成一定的误导。
崔向群:科学家因为自己的贡献,比如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工作,得到公众的尊重,我觉得很正常也很好。但科学家本身很忙,如果成为“网红”影响到本职工作,甚至由此带来一些误解,我觉得还是应该避免。
徐旭东:“一不留神”有点夸张了,毕竟愿意而且能够成为“网红”的科学家是非常非常少的。“网红界”有科学家总比没有强吧?既然愿意成为“网红”,那就要承受当“网红”的方方面面,包括误解,有时还会被怼被谩骂。
张柏春:要不要当“网红”,这是个人的选择。当然,有的科学家“不小心”成为了“网红”,那就要负责任地说话、表态,不能违背科学、误导公众。科学家或医生等专业人士敢于直言,观点专业又接地气,成了公众非常喜欢的大咖,这也没什么不好。
在科学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您对科学家、公众、媒体分别有怎样的期待?
袁亚湘:对科研人员的期待,首先是要有使命感,要重视科普。“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研人员不要认为科普不是自己的事情。对公众的疑惑,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解释。科研人员要把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当作自己的责任。
希望公众在关注科技事件的时候,能够通过这些事件了解事件相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搞清楚事件背后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这些成果的潜在应用和意义。把注意力放在了解成果本身上,不要去关注科学家。
希望媒体在报道科学问题时也要关注科学问题本身而不是科学家,不要用报道娱乐新闻的方式去报道。记住:科学家不是演艺明星!
还有,报道科技进展要实事求是,不要浮夸,不要拔高,不要吹牛。华罗庚先生曾说“快发表,晚评价”。不要科技成果刚一发表就大肆宣传。学术成果的评价还是留给学术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媒体不要做它不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媒体报道科技进展应该重点介绍科技成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不要强调成果发表的刊物。
段树民:科学家有义务把科学问题向老百姓讲清楚。
媒体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公信力,挖掘真正有专业权威和信誉的专家,并珍惜媒体的专业声誉,不图一时的流量,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报道。
对于公众,我想说,要相信科学家。当然,让公众相信的前提是,我们首先把自己的事做好,不要受太多科学之外因素的干扰。
崔向群: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和公众沟通,比如科研机构的开放日、科学家写科普书、接受媒体采访等。媒体要在科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徐旭东:科学家要在自己熟知的范围内做知识传播工作,向公众示范科学、理性、公正的思维和判断方式。
媒体要积极提高自身队伍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报道水准,力戒夸张文风,用中性的立场做报道。
对于公众,难说应该怎么样,毕竟向公众说清楚科学真相是科学界的必修课,全社会科学文化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张柏春:对于科学问题,三方都需要多一些理性。科学家要坚守科学精神,保持定力,少凑热闹,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多做自己擅长的事。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3-11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