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院士杨卫提出,我国科学发展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倡导并推动开放科学,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壁垒,建立国际科学新格局,促进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开放性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开放科学的理念,是指在所有利益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使科学信息、科学数据和科学成果能够被更广泛地获取和更可靠地使用。”杨卫告诉《中国科学报》。
2021年11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一致通过了《开放科学建议书》,并将在各个国家实施,这标志着开放科学迈入全球共识的新阶段,开放科学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新标志。
就我国的开放科学而言,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短板。“相关的前期研究不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开放科学建议书》中发挥的作用与中国的科技大国地位不够相称。同时,也缺乏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数据运行平台,难于对开放数据的全球发展贡献力量。”杨卫指出,在现有的全球开放获取的实施方案下,其对应论著出版费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上升,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寻求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中国家不利,对我国小而散的5000种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可能造成阻滞。
他认为,我国应发起成立“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组织,积极争取申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同时申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伙伴关系,促成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开放科学的“中国方案”。
在具体举措方面,杨卫建议,开展面向开放科学的科技数据平台的建立和运行,确保我国在开放数据方面的发言权;确立我国诸科技资助机构对全球共享知识成果的资助原则,有效地分担和削减我国科技界在全球开放获取的新运行模式下的传播费用;以开放科学来促进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评估的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