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飞代表: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评价机制

发布时间:2022-03-0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字号:

  “探索性基础研究资源配置方式以自由竞争为主,而当前项目申请书撰写占用了科研人员大量宝贵时间,以及科研单位项目申请书预审辅导和项目委托单位立项评审的人力和财力,不利于营造平和的学术环境。”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史浩飞表示,我国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从项目立项到评价机制仍存在制约因素。例如项目立项评审时间过长、资源成本过高,容易引发“唯项目”和“重立项、轻结果”的不良倾向;成果评价存在周期过短且以论文评价为主的维度较为单一的问题;项目资助机制的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升。

  “加快推进以促进原始创新为导向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评价机制改革,是我国中长期深化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史浩飞说。

  他建议,持续增强对基层科研单位原创、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的保障性投入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同时,探索项目自由注册与立项认证机制。

  此外,鼓励科研人员聚焦重大科学研究课题,对经认证立项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的各阶段成果,探索短、中、长周期相结合的项目成果价值发现机制。短期主要评价项目成果的科学性与可验证性;中期主要评价项目成果对学科领域的影响情况;长期发现项目成果的应用价值,由时间和实践选择出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成果。最后,完善以质量、贡献与实效为导向的后期补偿制度。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