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创新越快 后劲越足

发布时间:2024-03-06

来源:北京日报 高枝 武红利 范俊生【字号:

开栏的话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所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正汇聚起前进和发展的洪流。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藏”在何处、如何布局、从何着力……来自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新”而行,纷纷畅抒己见,建言献策。

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

从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技术,到打通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再到在更多前沿领域“换道超车”,放手发展当下、放眼蓄势未来……代表委员们认为,只有创新越来越快,后劲才会越来越足。要想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走好科技创新的“先手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引擎、当开路先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从0到1”的原始突破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脑机接口、6G、量子计算、柔性电池、高温超导……随着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新的“科学的春天”扑面而来。

“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代表委员们认为,当今社会,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更加显著。百舸争流、大国竞争,关键要看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生产能力水平的创新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保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王璞认为,面对先进激光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这些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爆点”,我们应当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更要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突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更加努力,赢得战略必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胜利,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意味着什么?“是质的飞跃。”亲自参与并见证了我国一步步实现探月梦想,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孙泽洲回答得很坚定。

“如果说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科技创新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是量变作用,那么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将更多地发挥质变作用。”孙泽洲说,颠覆性技术突破能够更好体现出科技引领的作用和地位,可以改变传统格局、催生新产业、赋予社会发展新动能。

塑造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是许多“从0到1”式突破不断涌现的过程。孙泽洲认为,实现这样的颠覆性突破,关键在“多元”。首先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一个人原始创新的愿望、能力和思维模式与他的天赋秉性和成长过程息息相关,几近于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具备创新潜质的孩子脱颖而出。”孙泽洲说,其次就是评价机制和投入机制的多元化,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意义有多大,其难度就有多大,不确定性就有多大,误判和失败的概率就有多大。“不能只为成功庆祝,也应为有意义的失败鼓掌。”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认为信息领域“硬科技”攻坚迫在眉睫。“加快推进以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赋能,产生以智能仪表、智能终端和智能装备为代表的‘硬科技’,可以突破‘卡脖子’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提高新质生产力。”郭雷说。

他认为,首先要在科研管理和规划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先进信息基础理论实用化进程,实现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硬件产品和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科研项目设置应避免在某些“热点泡沫”方向无序竞争、重复投资,科研评价要警惕论文和专利“灌水”等“虚假繁荣”现象。人才培养也需要摒弃数论文、算工分的传统“软”考核方法,尽快设立服务于新质生产力提升、适用于“硬科技”创新人才的“硬”考核体系,鼓励在“硬科技”领域开展攻坚克难、持之以恒的长周期、大团队和有组织科研。

“从1到无穷”的演进发展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么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从1到无穷”的演进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王璞认为,应从源头供给、应用转化、配套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赋权、薪酬制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举措,用好市场力量,进一步畅通基础研究转化应用桥梁,真正把创新成果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贡献“最强大脑”,广大中小科技企业同样当仁不让。“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体。”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齐向东认为,应构造科技类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协调联动的发展新业态。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兼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一德给出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我国已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优质中小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产业链强链稳链固链、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马一德说。

“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作用,从来都不是通过自发、随机、分散的经济活动来实现的。”马一德认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要一起发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企业为支点联通产学研,打通科技成果向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功能,发展壮大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系统升级。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服务功能。针对企业在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准入门槛、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诉求,推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政策,加强研发设计、工程检测、中间实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改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从“传统”到“未来”的迭代升级

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争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从“传统”到“未来”的产业发展竞速赛。

作为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商业航天发展“长势喜人”。孙泽洲认为,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资本投入和技术变革多源发力共振,期间要经历市场洗礼和优胜劣汰,从而开辟新的应用需求,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带动新的增长和航天发展的新变革。“通过不断积累和发展,商业航天的发展前景广阔。”孙泽洲说,同时,深空探测领域已取得的技术突破,将为商业航天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太空资源利用等的商业价值也将逐步显现。

数字经济是经济转型增长的“新蓝海”。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认为,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纷纷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时刻,我国应发挥内需市场庞大、高层次专业人才众多、产业体系完整等优势,不断提升“数字生产力”,提升数字认知能力和数据价值变现能力,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数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加速布局未来的同时,传统产业只能因为“落后”而被淘汰吗?

“化工、煤炭、钢铁、机械、纺织等传统产业关乎国计民生,不能被贴上‘低端产业’标签,加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供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马一德认为,要利用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流程再造,加速生产线和产品的更新迭代,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新首钢是首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金字招牌”,全国人大代表,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民革深有感触。

“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正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赵民革说,近年来,钢铁行业的发展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面对产能过剩和结构分化的双重压力,钢铁行业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之路。

赵民革以首钢为例,“我们抓住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机遇,建成了世界首条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专业生产线。目前,国内每10辆新能源汽车电机组核心部件就有4辆采用‘首钢芯’。”赵民革认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需求,在行业竞争中定义高端领先产品、在需求侧增长中定义特色产品、以下游产业链头部企业的满意度定义服务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能源消耗,从而打造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原载于《北京日报》 2024-03-06 第10版)

(责任编辑:梁春雨)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