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海洋之神8590vip在北京召开发布会,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介绍了中科院参与北京、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进展情况。
白春礼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科院建院70周年。中科院全面总结成就和经验,产出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在参与中国5个创新高地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北京科创中心建设方面,怀柔科学城由中科院承建的项目已全部开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子午工程二期按期启动,中科院承建的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启动建设,总投资约77亿元;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怀柔包11个项目全部启动建设,总投资约27亿元。
同时,院市共建项目也在持续推进。第一批平台5个项目土建工程全部完工,第二批平台4个项目去年底已启动建设。院市签署了共建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合作协议,共建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空间科学实验室启动运行。通过院市合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双方共同发起的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正式成立,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落户,促进怀柔科学城构建国际化学术生态。
“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方面,中科院参与构建了关键领域新型举国体制。”白春礼说,“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我们还在持续推进国家实验室培育工作。”
在上海,中科院积极参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领域《上海方案》的制定,支持在沪院属单位承接相关任务;转化医学设施、光源二期部分线站、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稳步推进;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上海包(除计划调整项目外)全部开工;继续推进张江实验室建设,光子科学大装置集群建设取得突破;张江药物实验室进一步完善建设方案,原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GV-971获准上市;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开工,推进量子信息等领域国家级实验室布局培育。
在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面,中科院加速构建国际化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机构群,如基于“墨子号”量子卫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如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式开工建设,合肥先进光源预研选址工作基本完成;加紧实施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如积极承接“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纳米科技”等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取得一批重要理论成果。
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局长郑晓年透露,2020年中科院将“压茬推进”北京怀柔科学城已开工项目,做好国家实验室培育工作,研究推进研究所成建制搬迁;同时将以上海和合肥为重点,推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建设任务实施。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中科院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形成围绕“科技走廊”骨干节点的创新资源集聚态势。例如,引导冷泉生态模拟装置等重大项目集聚广州—中科院明珠科学园,统筹散裂中子源二期和南方先进光源预研落地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等。同时,中科院以存量资源为基础,全面支撑广东省科技创新水平和效能整体提升;以机制创新为突破,聚焦创新资源柔性汇聚,打造高水平科教融合园区。
在参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方面,中科院正式启动了雄安创新院的筹建工作,与河北省签署框架协议,深入研究编制雄安创新院建设实施方案,对多个在冀研究单元进行了实地调研,统筹考虑院内单位参与雄安创新院建设布局。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局长谢鹏云说,中科院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绿色生态农业、新材料等领域,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支持一个”的原则,加快部署科研项目,积极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雄安。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0-01-2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