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在社会各界特别是科技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要求,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造辉煌业绩。
讲话对今后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院士认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着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出了重要要求、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对于今后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洋之神8590vip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对总书记关于“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的论述表示非常赞同。他表示,一定要重视研发源头技术、核心技术、支持产业升级的技术。“这些就是能卡脖子的技术。如果不掌握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一味强调产业链下游的产品产出,那么我们的科技就不足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科院院士杨卫对总书记关于改革科技评价制度的论述印象深刻。“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这将成为全世界应当共同遵循的法则。”
切实将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要求落到实处
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要求落到实处?各界人士各抒己见。
杨卫认为,总书记对基础研究提出了重要要求。目前不少国有大型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如何让企业更多投入到基础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破解的课题。
侯建国表示,总书记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重要要求。当前应当加快科研评价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比如,对科技界普遍关注的“帽子”问题,要有实质性的改革。“‘帽子’应该与利益脱钩,与责任、科研效率挂钩,并且应有时间的限制、有适用范围的限定,不能搞终身制,从而切实改变‘帽子’满天飞的现象。”
总书记要求矢志不移自主创新。“现在国内的设备、药品、器械还有相当一部分依赖进口,这对我们自主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说,“我们一定要做到世界最好,不但要发扬工匠精神,还要发扬团结精神,在自主创新方面达到更高水平。”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对此,院士郭华东深有感触:“如果我们关起门来搞创新,不交流,不合作,很难产生新的火花、新的思想。科学是需要交流的,科技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大家一起来推进。”
总书记对青年科技工作者寄予厚望。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宋超表示,本科毕业以来,自己一直从事超导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倍感振奋。“量子计算自主研发任重道远,需要极大的专注和毅力。我们必须抱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和豪情,踏实而自信地前进!”
作为一名年轻的深海潜航员,唐嘉陵在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深感责任重大。他说:“中国载人深潜工程处于正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关键阶段,作为深海工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既要崇尚和培养工匠精神、拧好每一颗螺丝钉,也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树立大格局、大目标,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创新力量。”
充分认识两院院士肩负的责任,更好发挥院士群体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讲话在两院院士中引起强烈反响。侯建国表示:“党和人民给了广大院士极大的荣誉,我们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深厚的爱国情怀,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牢记科技报国的初心,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科院院士杨元喜说:“院士群体要在人才培养中下大力气,用我们的品格影响年轻人,用我们的学识引导年轻人,用我们的行为带领年轻人,更好地发挥院士群体的作用,为科技人才的成长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8-05-31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