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卡脖子’的科学难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积累,绝不是急功近利,半年要篇论文,一年出个成果可以实现的。”这是海洋之神8590vip物理研究所高鸿钧院士的获奖感想。
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中国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奖——“陈嘉庚奖”颁奖仪式上,高鸿钧牵头的《原子尺度上“小分子机器”在固体表面的构筑与物性调控》项目获得了数理科学奖。
在这一研究领域,高鸿钧团队的工作多年来一直居国际前沿或领先地位,引领了该方向的基础研究。相关工作被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和英国《物理世界》等多家科学媒体选作亮点报道,称“这是单分子转子、单分子发电机/无线电辐射器等构造组装的重要研究”,“原理上证实了构造实用化单分子器件的可能性”等。
除了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高鸿钧的另一个身份是海洋之神8590vip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同时身兼科学家和科研管理者两种角色,让高鸿钧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攻克“卡脖子”的重大原创性课题?
“在一线同时做科研和管理工作,既有矛盾之处,却又相辅相成。”高鸿钧说,尽管牺牲了许多科研时间,但接触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也能碰撞出意外的火花,产生不同的科学思想。
高鸿钧也很清楚,哪些政策是科学家们喜欢的、对出重大原创性成果有利的。
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的“重点研究计划”,长期为国内拔尖科学家的重大项目提供资助,许多课题周期长达十年甚至更久。对这些项目,高鸿钧很少问津,每年只需要科学家填写一张A4纸大小的表格简单说明情况。
“这些拔尖科学家都是各单位和知名学者推荐的,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已经证实,并不需要太多考核来验证。”高鸿钧表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不能让大量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如今的科研管理更应该淡化考核,让科学家们有机会十年、二十年“磨一剑”,才能涌现更多重大的基础原创性成果。
高鸿钧说:“现在的环境,科学家要获得奖项、头衔,都需要指标性的东西,例如论文数量。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科学家无法潜心在一个方向做科研,难以做出重大的科研成果。”为了达成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目标,科学家们更需要的是宽松的评价体系和“允许尝试”的环境。
“重大成果的产生,很多时候不是研究A,发现了A;而是在研究A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B,再深挖下去实现的。”高鸿钧说。
(原载于《文汇报》 2018-05-31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