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第六届学术年会地学部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报告会由学部常委会副主任焦念志、郭正堂、周忠和以及周成虎主持,百余位地学部院士出席本次学术年会。
外籍院士马库·库马拉作了题为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observations: Contributions to improve air quality 的报告。他提出为了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必须对不同空气污染物同时进行治理,并提出了一条改善空气质量的可能路线图。
大陆碰撞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最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中科院院士丁林作了题为《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的报告,提出青藏高原古高度是地球动力学与环境的纽带,且其隆升过程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抬升,而是不同块体经历了不同的隆升历史。
蛇绿岩因其记录了古大洋形成、演化、消亡及板块碰撞历史,并产出豆荚状铬铁矿等重要矿床,多年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热点。中科院院士杨经绥作了题为《俯冲物质深地幔再循环的全球蛇绿岩记录》的报告,介绍了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中发现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的最新研究发现,并简要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和意义。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是全球石油工业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的一次理论飞跃。中科院院士邹才能作了题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的报告,介绍了通过构建细粒沉积学、非常规油气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成藏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开发地质学、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发展战略等方面学科内容,形成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以及所取得的实践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
伴随着大陆碰撞而发生的大规模成矿作用一直没有引起国际社会足够重视。中科院院士侯增谦作了题为《大陆碰撞成矿作用》的报告,介绍了以陆陆汇聚、构造转换、地壳伸展等三大成矿作用为核心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初步阐明了不同碰撞过程引发的区域成矿作用及其产生的主要类型矿床,揭示了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成矿动力背景、深部作用过程和形成发育机制。
火山作用是联系地球深部过程与地表系统演变的重要纽带,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之一。中科院院士徐义刚作了题为《火山作用:联系地球深部过程和地表系统演变的纽带》的报告,介绍了作为窥视地球内部的窗口火山岩研究的最新进展,阐述火山活动影响气候环境和生命演化的可能途径,并指出相关的研究机遇。
作为古老大陆的核心地质端元,对克拉通的研究涉及到地球科学中许多基础科学问题,以及国家战略安全。中科院院士张宏福作了题为《华北克拉通破坏:橄榄岩捕虏体证据》的报告,介绍了对全华北中-新生代幔源岩石携带的橄榄岩捕虏体/捕虏晶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的研究,提出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造成的岩石圈地幔组成和性质的转变(从典型克拉通型转变为类似“大洋型”地幔)是导致古老克拉通能够被破坏的内在原因等,大规模多来源熔/流体的持续活动是导致地幔组成和性质转变的关键,改变了稳定克拉通一成不变的传统认识。
近半个世纪以来,土壤水分运动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的局限,制约了土壤物理学理论发展及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中科院院士邵明安作了题为《土壤水研究的进展与前沿》的报告,介绍了对土壤水分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方法应用,以及实践应用等,并介绍了土壤水研究的主要前沿。
海洋是地表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全球表层海洋面积近50%为低生物量的寡营养海域,通常称为“海洋荒漠”。中科院院士戴民汉作了题为《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 现状与展望》的报告,介绍了海洋荒漠区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并对开展海洋荒漠生物泵固碳机理及增汇潜力研究进行了展望。
地球上中高层大气是地球大气向太空过渡的关键节点区域。中科院院士窦贤康作了题为《中高层大气的激光雷达探测》的报告,介绍了新一代量子激光雷达系统和大功率-孔径级氦激光雷达,概述了基于激光雷达观测在相关方向取得若干代表性研究成果,基于自主设备取得的科学成果推动了中高层大气相关研究等。
地磁场变化对地球生物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这也是地球系统科学要回答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中科院院士潘永信作了题为《地磁场与生物圈的联系:进展和挑战》的报告,介绍了生物地磁学研究取得的一些新进展,提出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可能突破的方向。
与会院士围绕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互动交流效果很好。本次学术报告会增进了院士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院士间的学术交流,并为下一步的科研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