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英豪齐聚信息论坛,顶尖高手论剑华山之巅。”5月31日,第六届学部学术年会信息技术科学部学术报告会在京举行。6位院士和11位专家围绕信息科技领域的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会议由中科院院士徐宗本和梅宏主持。60余位院士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各抒己见、热烈研讨。
随着脑神经科学与神经工程的快速发展,未来人与机将相互嵌入乃至脑机一体化,促成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深度融合。中科院院士吴朝晖以“从人工智能到混合增强智能”为题,系统介绍了混合智能的概念、方法和最新进展。报告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神经科学、材料科学等的快速发展,计算嵌入到生物体、并与之无缝融合,将成为未来计算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混合智能在此背景下探索生物智能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协作与融合,有望开拓形成非常重要的新型智能形态。
半导体硅材料是微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随着集成电路(芯片)特征线宽进入纳米时代,硅晶体中纳米级缺陷的控制成为关键问题,它严重影响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成品率。中科院院士杨德仁以“集成电路用硅单晶的生长和缺陷控制”为题,介绍了研究团队突破国际上“直拉硅单晶越纯越好”的传统思路,提出了掺氮控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直拉硅单晶维缺陷等思路,系统解决了相关硅晶体的基础科学问题和生长技术,促进了规模化应用。
当前,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并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刻不容缓。中科院院士管晓宏以“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的安全优化”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指出,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物理系统高度融合和集成的结果,为能源系统的节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毫米波段因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毫米波天线和元器件尺寸小,而呈现出强大、灵活的功能,具有广泛的用途。另一方面,异质集成技术因可结合不同半导体工艺的优点,成为实现小型化高性能毫米波电子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中科院院士毛军发以“毫米波异质集成电路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毫米波异质集成电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围绕毫米波异质集成电路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概述了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简要介绍了他带领的研究团队近些年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量子通信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其中,星地量子通信是利用低轨卫星与地面实现量子信息传输的一种通讯模式。中科院院士王建宇以“空间光通信链路的建立和高精度指向研究”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指出,空间高精度光链路的建立是进行星地量子通信以及光通信的必要条件。由于卫星平台相对地面站的高速运动以及平台中的微振动干扰,如何将微弱的量子信号精确地瞄准地面站是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团队针对空间量子通信对光链路建立与光束精确指向的需求,做了大量系统且富有创新的工作。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基础架构与可信计算范式。中科院院士郑志明以“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展望”为题,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技术特征与社会价值,阐述了区块链作为一类群体智能技术的研究意义,并介绍了区块链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对未来发展和应用的展望。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促成了群体智能乃至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1位来自8所高校、2个科研院所以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中青年专家还分别就信息超材料、密码算法、LED新材料新器件、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量子算法与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数据挖掘、动态可重构芯片关键技术、傅里叶变换成像光谱技术、非线性光学效应、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院士专家围绕上述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了热烈而激烈的讨论和争论。院士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报告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既有对科学前沿的探索、技术预见,又有关系国计民生乃至国防安全领域的系统工作和深入思考;不仅促进了院士专家的学术交流,而且为学部开展前瞻预测、科学研判等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广泛视角。
当抢占世界创新高地的号角吹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新能源材料、信息安全等信息科技领域的诸多领域正在开启和带动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面临新的形势,海洋之神8590vip信息技术科学部将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营造严谨求真、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氛围,在促进国家科技进步、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中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