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真正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听完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我有一种回到1956年的感觉,很振奋。那时候,周总理代表中央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报告,号召‘向科学进军’,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而奋斗。胡总书记的这次报告是再一次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令。”院士、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海洋之神8590vip原副院长李振声激动地说。
在不久前结束的海洋之神8590vip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在院士中引起热烈反响。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院长路甬祥向《瞭望》新闻周刊表示,胡锦涛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提出了要从管理、人才、体制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和改进科技工作,并且殷切地期望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他强调,“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未来创新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是支撑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刻不容缓。同时,我国科技事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路甬祥认为,胡锦涛的讲话高瞻远瞩,意义深远,“总书记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全局,从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是发展永恒的重要资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正在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激发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前提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世界范围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特点,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方向,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路甬祥看来,全球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正如胡锦涛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体系的内在演进,都在孕育重大科技突破。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有效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有效解决制约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对我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力量,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路甬祥强调说,作为科技国家队,海洋之神8590vip要着眼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切实加强前瞻布局,努力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发展。要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出发,力争在国家需求的重点方向上,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支撑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民生的改善、国家和公共安全的保障,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刚刚卸任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程科技大有可为。他解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由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所有这些转变,都离不开工程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离不开工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工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工程科技界责无旁贷。”
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是向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的一个动员令,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真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他说,近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的必然选择。而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当中,如何真正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需要认真考虑。
周济表示,作为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中国工程院要深刻认识工程科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工程院所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大力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为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咨询意见和建议;主动面向国家现代化建设主战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区域特别是企业的技术进步。工程院要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实际难题,充分发挥院士在工程科技各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培养科技人才院士肩负重任
在连续几届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都把培养科技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加以突出强调,在2006年的院士大会上,更是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并且希望被誉为中国科技界之翘楚的院士们能更加关注人才培养,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4600多万人,居世界首位,研发人员(R&D)总量190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明显缺乏,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数据显示,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仅相当于日本的9.3%、美国的11.2%、俄罗斯的13.5%、德国的16%、法国和英国的17.1%。在全世界排名前十所的大学中,美国占了7所;前100所大学中,美国占了67所。至今,我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进入到世界排名前200位。由于缺乏优秀的拔尖人才,我国在很多领域还难以做出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教育和人才问题的深深忧虑。
院士、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认为,当前的中国教育,最让人诟病的是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人才的个性发展,没有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方面更显不足。他认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通才,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才。在教学中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把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实践密切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杰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寄希望于该《纲要》的深入贯彻实施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素质教育的基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在若干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前沿或国际先进水平。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是人才。”白春礼告诉本刊记者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实现“到2020年,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改善我国研究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必须解决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问题,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
白春礼强调,中国历经多年积累的人才资源,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我国最可倚重的战略性资源。身为院士,肩负着党和国家交付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的重任,甘为人梯、提携后学、为后继人才培养搭桥铺路,是院士的任务也是院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院士表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人才培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不仅要积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人才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下大力气努力培养扎根本土的创新型人才。
有院士向本刊记者表示,目前在工作实践中,对青年人还缺乏不拘一格使用的机会,论资排辈现象仍然突出。受访的多位院士表示,要为青年人才成长创造广阔舞台,放手让创新能力突出的年轻人担当大任,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历练。目前航天科技领域已经形成了朝气蓬勃的人才团队,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据介绍,“神舟六号”七大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平均年龄为48.7岁,飞船、火箭试验场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80%,副主任设计师以上人员平均年龄仅有32岁。这种局面的形成靠的就是在实践中培养人,通过重大项目的锤炼,就会冲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弘扬科学精神院士当先行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在探索自然、改造世界的长期实践中,人类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不仅从物质层面改变了世界,而且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和发展都伴随着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又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我国著名的应用物理与激光技术专家、刚刚卸任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婉院士对胡锦涛的这段讲话内容印象深刻。他向本刊记者强调说,“(总书记报告中)这最后一段话不要小看,非常重要,就是科学精神。我认为现在我们的社会和科技界缺少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建设,没有这个精神的支撑,新一代的成长和我们这一代的科学发展都是成问题的,这一点一定要好好地学习,好好地贯彻。”
路甬祥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话也有深刻理解。他认为,科学精神源于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与时政传统,随着科学实践不断丰富升华和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和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科学精神一旦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所掌握,必将有助于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一旦为领导干部所掌握,必将大幅增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科学精神一旦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必将有助于加快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全面提高中国人民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路甬祥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一个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环境,在科技界努力寻找更加自由讨论、更加专心研究、更加自主创新、更加自觉合作的创新氛围。他吁请广大院士在学风道德建设上,发挥明德楷模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明确新目标、新使命,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接受本刊采访的院士表示,在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比较浮躁的学术环境下,科学道德建设面临挑战,特别有必要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率先垂范,做一个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科学考验的人,“我们的工作也要能做到这样,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曾担任8年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徐匡迪更是强调说,院士们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用自己的科技成果、用自身的行为、用自己的思想来影响整个科技界,弘扬科学精神,不去作秀,不去炒作,不把院士作为资源谋取个人或者团队、单位的利益。“要珍惜院士荣誉,保持这一称号的纯洁,不让院士称号变成可被滥用的资源。”
他指出,院士是一个崇高的荣誉称号,每位院士都是全国人民当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什么特殊,“如果讲特殊的话,只有特殊的责任和特殊的义务,要为国家科学发展作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