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20170118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交付 开始正式实验]
1月18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轨交付仪式在京举行,卫星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海洋之神8590vip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出席交付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相里斌在讲话中表示,像“墨子号”这样研制基础并不强的项目,要通过传统卫星工程型号立项是很困难的,是因为党和国家对中科院的信任,启动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科院才能快速行动率先走出这一步。量子卫星大胆采用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家与工程师团队密切沟通配合,上天之后多项指标超出预期。卫星的在轨交付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卫星开始产生科学成果的起步。希望工程研制队伍一如既往地关注、保证、维护这颗卫星的性能,也希望科学家团队秉承时不我待的精神,抓紧时间开展各项科学实验。
交付仪式由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王越超主持。正式交付前,量子卫星工程常务副总师王建宇作了卫星在轨测试总结报告,并表示量子卫星已经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实验测试平台,具备了开展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条件。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作了量子卫星寿命期工作安排报告,表示目前研究团队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相关科学实验工作,已获取了初步的实验数据,研究团队对顺利完成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广域量子密钥应用演示实验、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及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预先设定的科学实验任务充满信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科学卫星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吴季表示,空间中心作为项目总体单位,会与工程各系统一道,一如既往地支持科学家做好后续工作。
量子卫星在轨测试阶段全面完成了卫星平台测试、有效载荷自测试和天地一体化链路测试,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工作一切正常,成功构建了星地单向、星地双向、地星单向量子信道,系统信道效率、时间同步精度、跟踪瞄准精度均超过系统指标要求,可以满足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要求。
由中科院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作为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量子卫星的主要科学目标是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并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等实验研究。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了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对于我国巩固和扩大在量子力学基础研究前沿和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实现从经典信息技术时代跟踪者向未来信息技术引领者的转变,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相关专题: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交付仪式现场
相里斌讲话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阿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平台建立天地链路(2016年12月9日摄,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