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40多年,从“答题”到“出题”
来源:文汇报 许琦敏【字号:大 中 小】
回首43年前,当收到美国送来的国礼——仅1克重的月壤,中国科学家所面对的研究任务就像是“完成一场考试”。此后,欧阳自远集结起全国相关科研力量,发表了14篇论文。通过研究,中国科学家“回答”出了月壤取自何处、成分结构如何,知道了美国人“什么都没说”的那些“秘密”。欧阳自远说:“今天,当我们研究中国人自己从月球上带回的样品时,则是一场探索,为的是做出真正高水平、有价值的研究,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行星科学问题。”
“这是一个全球瞩目,特别是在行星科学界广泛关注、期待已久的重大成果。”通过视频连线,国际知名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尹庆柱向中国同行表示祝贺。
从开启样品研究到正式发表论文,仅用了短短三个多月,尹庆柱为中国同行的“中国速度”点赞。迄今为止,月球历史上在30亿年前到10亿年前之间到底有没有岩浆活动、火山喷发的数据记录是一片空白,此次中国科学家发表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填补了这项空白。在他看来,“阿波罗”样品已经研究了半个世纪,科学界仍然有新的发现不断被发表,人类对于月球的认知也在不断被刷新。而嫦娥五号样品分析使用的技术手段,比如多接收离子探针、纳米离子探针技术以及等离子质谱等,在50年前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由此可见,“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的分析研究才刚刚开始,展望未来,当它被详细研究50年之后,人类对于月球和太阳系的认知将带来多大的提升!”
令欧阳自远感慨的是,4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可以“指哪打哪”地准确取回科学家认为最有需要的、最有研究价值的月球样品,他将之称为“科学与技术的完美配合”,而两者推动着中国的航天事业与基础研究共同攀登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此次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三篇论文,及一篇早些时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的论文,作为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独立完成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的首批成果,得到国际专家高度评价。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查尔斯·席勒、卡内基研究所研究员理查德·加尔森等认为,该系列成果“提供了迄今为止月球上确定的最年轻的玄武岩的证据”“改变了我们对月球的热历史和岩浆历史的认识”“对我们认识月球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宇宙化学专业教授奥德蕾·布维尔则表示,这些结果非常令人振奋,为了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惊人的科学成果。同时,这些研究结果也为月球年轻岩浆活动的成因提出了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原载于《文汇报》 2021-10-20 08版)
(责任编辑:侯茜)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