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反射面单元吊装完成。 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项目办供图
最后一块主动反射面正在安装中。倪思洁摄
7月3日上午,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大窝凼台址现场,FAST工程总经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一声令下,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在隆隆的鞭炮声中缓缓起吊,完成二次空中转接,在用缆索吊下滑到指定位置后,被顺利安装在索网上。
自此,经过11个月的努力,近30个足球场面积的FAST工程反射面铺设完成。
“反射面工程是FAST最后一个设备工程,其顺利完成标志着FAST工程主体顺利完工。”FAST工程常务副经理、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FAST工程总工艺师、主动反射面单元总工程师王启明告诉记者,主动反射面是FAST望远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4450块反射面板单元,包括4273块基本类型和177块特殊类型。反射面单元边长为10.4米~12.4米,每块单元重427公斤~482.5公斤,厚度约1.3毫米。
按照FAST工程设计,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反射面通过索网带动,可在射电电源方向上形成300米口径的瞬时抛物面,使望远镜接收机同传统抛物面天线一样处在焦点上。
“反射面单元完工,就好比500米口径的‘大锅’建成了,300米的‘碗’可以在‘大锅’里滚来滚去,以便接收射电电源。”王启明说。
他同时表示,2015年8月3日,FAST反射面单元吊装工程开始施工。一块块反射面单元在地面经过拼装、测量、报验等严格的步骤形成合格单元后,通过塔吊、转运车、缆索吊等一系列复杂高空工序被运至指定位置进行安装。在铺设面板的过程中,工程人员克服了大尺度、高精度的拼装施工难点以及跨度大、位置高等吊装施工难题。
郑晓年介绍说,工程主体完工后,FAST还将进行软件调试,配套工程也仍在建设之中。待其完全竣工后,还将进一步开展调试,确保工程达到设计目标,并等待国家验收。
记者了解到,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1994年4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启动贵州选址工作,开始了FAST项目为期13年的预研究;2007年7月10日,FAST项目正式立项;2011年3月25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25日竣工。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7-0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