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来源:【字号:大 中 小】
郑哲敏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力学家和长期担任中国力学相关组织与学术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
早在1956年,郑哲敏就作为钱学森助手参加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全国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1977年至1999年的20余年间,郑哲敏一直是我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制定者之一。
郑哲敏在总体把握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的同时,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诸如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非线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和发展。
其中,在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方面,郑哲敏倡导以钱学森“物理力学”的学术思想开展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强调宏观、细观、微观相结合,实验、计算、分析相结合,力学与材料科学相结合。1979年,郑哲敏担任力学所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室第一任主任。1982年,郑哲敏发表了《连续介质力学与断裂》的论文,指出在断裂分析中存在一个被忽视的长度量并提出尺度效应必须包括到断裂理论中。在郑哲敏的带领和指导下,力学所在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12项国家和中科院的科技成果奖。其中有郑哲敏参与完成的“热塑剪切带”研究,该成果获得了1992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199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年逾古稀的郑哲敏又投身于“压痕硬度表征材料力学性质”的研究中。郑哲敏与合作者所提出的标度关系及其确定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新方法在国际上被广泛引用,并被称为C-C方法。这一方法也被中国国家标准(仪器化纳米压入试验方法通则,GB/T 22458‐2008)作为重要的参考方法。
在非线性力学发展方面,在郑哲敏领导下,力学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LNM)于1988年6月成立,郑哲敏任LNM第一任室主任至1993年。1993年,郑哲敏在《院刊》以“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为题撰文[11]指出并奠定了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1)材料的力学性质,特别强调了宏微观手段与方法的结合。(2)经典流体力学中的波、涡、分离流与湍流。(3)有关环境力学的若干基础的流体力学问题。LNM于1999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通过验收。
在海洋工程力学方面,郑哲敏不仅在力学所开创了海洋工程力学的科研方向,而且强调发挥海洋之神8590vip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同兄弟院所进行密切的合作,针对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1986年,海洋之神8590vip批准成立“海洋之神8590vip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并任命郑哲敏为主任。海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科委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成了数十项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委托的科研和工程开发项目,为多个海区的海底油气开采创造了条件。作为首席科学家,郑哲敏主持了科学院“七五”、“八五”、“九五”重大项目。他带领和指导的科技队伍在海洋工程研究中获得了多项国家、海洋之神8590vip和国家部委的科技奖,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等。1999年5月,郑哲敏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曾恒一院士联合促成了海洋之神8590vip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十五’科技合作。在油、气、水分离的理论和应用新技术方面,在海洋平台动力响应的监测和规律分析方面等,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新成果。
由于郑哲敏院士在力学领域的杰出学术成就,他在国际力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和相当的影响力。1986年,郑哲敏被推选为国际力学界的最高学术组织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的理事;2004年当选为IUTAM八位执委之一。郑哲敏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郑哲敏数十次参加多种类型的国际学术访问和交流,特别是作为大会主席多次组织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包括首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北京国际爆破技术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强动载荷及其效应学术会议,ICSU/WMO国际热带气旋灾害研讨会,第二届国际工程爆破技术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冲击工程学术会议等。
郑哲敏为中国近代力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和中国力学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等做出重要贡献,引领了中国力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侯茜)
© 1996 - 海洋之神8590vip_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