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30日是第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全国将开展全国科技周、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发布、各地“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等一系列科技主题活动。为展现科技工作者良好形象和精神品质,弘扬科学家精神,特制作本专题,展示中科院入选各地“最美科技工作者”等优秀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韩占文

发布时间:2022-05-27

来源:【字号:

  主要事迹

  韩占文,男,汉族,籍贯河北完县,1965年10月生,199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理学博士,研究员,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任海洋之神8590vip云南天文台党委委员、云南天文台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天文天体物理研究》(RAA)联合主编、《中国科学》物理力学天文辑(SCPMA)编委和《物理》编委,大样本恒星演化团组首席科学家,云南省政协委员、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兼职)。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韩占文同志始终把探索未知世界作为自己的责任担当。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的绝大部分发光的天体都是恒星,而恒星当中成双成对的,即双星,占一半左右。大质量恒星中双星比例高达70%。双星在天体物理中特别重要。Ia型超新星测距发现宇宙加速膨胀并推论出暗能量的存在,双黑洞双中子星发射的引力波也已被探测到,开创了天文学研究的新窗口。这些都来自于双星的相互作用。韩占文同志主要从事双星演化、特殊恒星形成、双星星族合成和Ia型超新星研究。与同事一起建立了恒星快速物质损失模型和热平衡物质损失模型,对双星物质交换的稳定性和公共包层演化两个长期基本未解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建立了热亚矮星、Ia型超新星前身星等特殊恒星的形成模型,阐述了双星在特殊恒星形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发展了双星星族合成研究,并开创性的将双星星族合成用于星系研究,发现双星演化形成的热亚矮星等天体对年老星族的短波光谱有重要贡献,解释了困扰人们38年的早型星系的紫外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天文学奖)1项(2016年)。

  韩占文同志培养了40余名天体物理学的硕士和博士。他培养的学生中,已有10余名成为教授(研究员),1名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名国家万人、1名国家杰青、1名国家青千、3名国家优青。为中国天文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正逐渐走向天文大国,高质量的天文学期刊是天文大国的标志之一。《天文天体物理研究》(RAA)是中国唯一的SCI天文期刊。作为联合主编,他努力工作,积极组稿,严格控制稿源质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期刊质量逐年上升。《中国科学》是中国的最高级别的科学刊物,代表着中国的科技水平。作为编委,他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期刊进行国际约稿、国际审稿、国际宣传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此,韩占文同志积极投身于科普宣传当中,在青少年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少年强则国家强。科学是创新的源头,科学强则不会被卡脖子。他在多个场合积极呼吁科普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科普宣传是科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云南省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云南省委员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作为一名科技界的政协委员和科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他积极为云南省的发展献计献策。并按照省政协的要求,联系服务科技界内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群众。他共联系界别群众6名,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宣传人民政协事业、凝聚和传播共识、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根据省政协工作安排,他开展了中共党员委员与党外委员谈心谈话活动,谈话对象有文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公司管理者等。

  感人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人员要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总书记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8届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对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天文观测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不断深化着人类对宇宙奥秘的认识;天文科学的每一项重大成就,都极大丰富了人类知识宝库;天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对基础科学乃至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现实的和长远的深刻影响。天文学是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同时也是基础科学创新的源头。”

  韩占文同志善于把握学科发展的动向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双星研究方面,他带领团队建立了恒星绝热物质损失模型和热平衡物质损失模型,是双星领域的奠基性工作,被称为“其系列工作可形成一部教科书”,被国家基金委遴选为“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典型案例;在特殊恒星研究方面,热亚矮星作为恒星的一个子类,其温度高、体积小,被用来发展星震学、测定星系结构和年龄。他们建立了热亚矮星的形成模型,被学术界评论为“非凡进步”(remarkable progress)和“权威理论”(canonical theory)。在星系研究方面,将热亚矮星双星模型应用于椭圆星系紫外辐射研究,解决了困扰人们38 年之久的紫外超之谜,国际同行指出“由韩开创的含热亚矮星的演化星族合成研究,应拓展到多种金属丰度”。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大量的观测设备建设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观测能力。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是中国第一个天文大科学装置,能一次拍摄4000个天体的光谱,是全世界获取光谱能力最高的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拍摄的光谱已超过2000万条,超过世界上其他望远镜所拍摄的光谱数总和,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大国利器。宇宙加速膨胀、暗能量、引力波等天文前沿课题均与双星密切相关,郭守敬望远镜双星项目将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作为科学委员会成员,他积极为郭守敬望远镜的观测研究献计献策,并推动和负责双星研究项目。

  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将于2024年发射,与中国空间站伴轨飞行,其观测能力是美国哈勃望远镜的300倍。作为科学委员会副主任,负责恒星物理方面的研究。天体物理起源于恒星,恒星是天体物理的基础,对恒星认识的微小改变将极大改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为了让我国的空间站望远镜发挥最大效率,他组织全国恒星领域的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到CSST的预研究中,为空间站望远镜投入运行后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做准备。

  韩占文同志带领团队坚持原创,坚持创新,不唯论文,只唯贡献。探索宇宙奥秘虽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成功带来的喜悦无以言表。他的团队被国际同行称为云南团队,他们的模型被称为云南模型,国际媒体把他们称为中国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写入多部教科书。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更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贡献。

(责任编辑:侯茜)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