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3日宣布,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表彰他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以来,约70%的得主都来自美国,让·梯若尔是自2010年以来首位非美国国籍获奖者。巧合的是,让·梯若尔在打破获奖者国籍垄断的同时,他的研究成果也与反垄断有关。当前反垄断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让·梯若尔获奖,恰好戳中这一市场热点。
国内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强调理论模型,假定条件苛刻、完美,因此对实践的指导能力较弱。从近几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情况来看,经济学界有对主流经济学“纠偏”的倾向,让·梯若尔在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的研究从理论出发,又能指导实践,有很强的实用性。
引人关注的是,梯若尔关注政府如何对待兼并,政府如何规制垄断。梯若尔的设计框架被大量应用到从电信到银行等很多产业,通过这些新的设计,政府可以更好地鼓励大公司变得更有生产力,同时阻止他们损害竞争者和消费者利益。
或许也是巧合,今年以来,国内反垄断一改过去低调风格,显示出打造公平、开放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针对汽车等行业的“反垄断风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让·梯若尔的研究成果,能否为当前中国反垄断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表示:“目前,我们的反垄断还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用传统产业经济分析理论可以回答,让·梯若尔的反垄断研究更多地与服务经济相关,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推进,将是我们很快要遇到的新问题。”
其实,反垄断并非经济学研究的新鲜话题。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提出:“同一个行业中的人们几乎不会凑在一起,哪怕只是为了消遣娱乐;但一旦聚在一起,那么对话的结果就会是产生针对公众的阴谋,或是带来某种提高价格的想法。”张晖明表示,传统产业经济分析聚焦制造业横向垄断,那些是单向度的、没有形成循环回路。而随着服务经济市场发育,传统理论很难解释、应对服务业领域的垄断,电信行业、水电煤等公用事业就是典型。
“虽然现在我们反的主要是横向的价格垄断,但服务业的纵向垄断其实早已存在。”他解释,纵向垄断意味着消费者一个消费行为会被动地带来其他行为,比如使用特定手机上网,会被强制装上各种应用、用上不是主动选择的服务。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让·梯若尔的研究可以给国内处理市场垄断、食品安全、污染等问题带来新的角度,可以引导“用市场办法解决市场问题”的思考,但从纯粹的理论到解决问题的政策制定,有很大距离。比如反垄断和食品安全监管,到目前为止,欧美国家也是通过政府强有力的手段进行监管,专注产业组织理论的经济学家致力于设计出巧妙的制度模型,培养市场“自净细胞”,然而这项工作在现实中实现难度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