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系首位获科学类奖项中国人 开发抗疟疾新药青蒿素
昨天,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问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获得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第一人。“屠呦呦的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国际科学界这样评价这位中国的女科学家。
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坎贝尔和日本的大村智,获奖理由是“有关蛔虫寄生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其中,屠呦呦独享一半奖金,爱尔兰和日本科学家分享另外一半奖金。
屠呦呦,中国公民,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右图为50年代屠呦呦(前右)与老师楼之岑副教授一起研究中药。
父亲取名与青蒿结缘
屠呦呦,这个听着特别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出自《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有学者笑言,也许老先生早料到女儿将与青蒿结下不解之缘。
1930年底,屠呦呦出生在宁波。她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
家乡人回忆,读书时的屠呦呦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1951年,屠呦呦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读书。在那个年代,身为女孩能够接受大学教育,她说“很幸运”。
大学毕业,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55年里,除参加过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她最优秀的研究工作完成于1969年至1972年之间。
39岁临危受命造“东方神药”
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在各种传说中,这个场景往往被描述为:在某一天的凌晨或者深夜,阅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屠呦呦被灵感击中——那本古方上说:“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然而,真实的科学实验并不只能依靠灵感,而是繁复而冗杂的。她从系统收集历代医学古籍、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出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再加以研究,最终找出了青蒿素。
青蒿素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与西方药厂生产的同疗效药物相比,青蒿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治愈率高且价格便宜,被许多非洲民众称为来自遥远“东方的神药”。
“三无”科学家陷荣誉之争
2011年9月,屠呦呦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
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对于这样的疑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则认为,根据屠呦呦的贡献,得这个奖实至名归。
“40年前的科研成果,就像尘封的珍珠,在40年后终于大放光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药理学专家李连达曾这样评价屠呦呦的科研贡献。
在获得拉斯克奖之前,屠呦呦的名字却鲜为国人知道。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就在她获得拉斯克奖20天前,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张亭栋“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他们做出的贡献,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