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又双叒叕没颁给化学家。这次获奖的是三位物理学家,因为他们开创的冷冻电镜技术帮助了生物学家。至此,被人们戏称为“诺贝尔理综奖”的诺贝尔化学奖也再度标榜了自己的“不务正业”。
诺贝尔本人就是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本属“嫡传正宗”。但有趣的是,在各项诺贝尔奖中,化学奖一直表现出骨骼清奇的“跨界”特质:百余年来,大约有三分之一花落生物化学领域;从1913年到1983年,几乎没有真正的无机化学家获奖。进入新世纪以后,化学和生物学交叉领域的研究获奖更是占到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翻看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名录,就像在快速浏览一部化学学科发展简史——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近百年来与不同基础门类相结合,衍生了多门交叉学科。诺贝尔化学奖越来越“青睐”探讨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生物化学,就反映了化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也凸显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解析生命现象的巨大贡献。实际上,这种趋势与诺贝尔自己的科学研究经历相当一致,他的不少成果都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发展而来的。
“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诺贝尔化学奖从来就不忘初心。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看清了生物大分子,物理学家将生物化学推进了一个新时代。如果从更长远的角度看,随着学科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以前曾对人类认识自然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分割式思维,在将来科学研究中可能会逐渐被淘汰。而诺贝尔化学奖之所以显得如此“不务正业”,或许正是因为自然科学的学科和门类之间其实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